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薄肉塑”飞天:“肉肉的”飞天“飞”出壁画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飞天最美,飘飘衣裙、翩翩舞姿……而世界文化遗产点麦积山石窟的飞天,是因身上的“肉肉”而闻名。

  飞天形象源自古印度文化中天人、天女,后随着佛教东传,它们与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仙人、仙女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飞天。

 

  在麦积山石窟离地近70米的第四窟“散花楼”的窟顶壁画上,有28身1.5米以上的飞天。伎乐飞天手持横笛、阮咸等乐器,供养飞天拿着熏炉、香盘等物件。

  最“吸睛”的是壁画中飞天凸起的部分:挺拔的鼻梁、大且厚的耳朵、肉乎乎的手臂和纤细修长的手指。裸露肌肤的立体刻画,让飞天有了“肉肉的”观感,在绘于墙壁的衣带裙裳的映衬下,飞天看起来“破壁欲飞”。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铭介绍,1953年,原文化部组织的麦积山石窟勘查团将这种结合浮雕与绘画的飞天命名为“薄肉塑”飞天。研究发现,飞天的裸露肌肤是凸起不到0.5厘米的泥塑。

  张铭说,“薄肉塑”飞天诞生在麦积山石窟离不开天水的泥塑传统。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遗址,就出土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等大量精美陶器。

  “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东方雕塑馆’。工匠在泥土中加入麻防止开裂,加入鸡蛋清、糯米汁等提升细腻程度,这使得泥塑气韵生动,且能在潮湿环境中保存千余年。”张铭说。

  “薄肉塑”飞天也是多元文明交融的产物。“散花楼”是距今1400多年的北周时期洞窟,有7间大殿。从洞窟体量和壁画的精美程度看,可谓北周佳作。

  张铭介绍,麦积山石窟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北周虽是一个短暂的小政权,却在艺术上兼收并蓄,既吸纳了北齐及南朝的文化,也受到笈多佛教艺术的影响。麦积山石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北周佛教艺术,显示出多元的文化特征。“比如‘薄肉塑’飞天的鼻子,就与中亚粟特人的容貌特征有相似之处。”

  张铭说,多元文化与奇绝技艺的结合,在麦积山石窟创造出了一个鼓乐齐鸣、满壁灵动的佛国世界。这为今天的艺术及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张玉洁

相关新闻
东方红一号飞天记

图为1970年初,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国家航天局供图 图①: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国家航天局供图  图②:甘肃金昌的火星模拟生存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从首颗人造卫星到一箭三星,从无人试验飞船到航天员太空出舱,从探...

“文明对话”探讨合作与冲突

日前,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联合埃及、印度、希腊电视台共同推出的首届CGTN《文明对话电视论坛》在京开始录制。来自埃及、印度、中国、希腊四大文明古国的电视主持人和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明对话:合作与冲突”的主题,共同探讨文明的兴衰更替、多元文明的发展和人类古老文明对当代社会的启迪。节目将于11月28日在四国电视台同步播出。   在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