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青海“藏艺”传承不息:从民间“师带徒”到现代高校教育(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6月18日,西宁,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民族工艺美术(唐卡)班毕业生分享唐卡绘画技巧。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

  南拉才让的同班同学谢智措毛,毕业作品《释迦三尊》就运用噶玛噶赤派的风格,其灵感来自大学时期的一次康巴藏区的游历,“我很喜欢这种风格,当时拍了很多唐卡照片来收藏。”

  与昔日唐卡绘画“只传男不传女”不同,如今女画师也成为唐卡绘画一支重要的力量。南拉才让的女同学谢智措毛还继续报考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

  “想再进一步深造,”擅长唐卡主佛静相绘画而非怒相的谢智措毛说,“想多学些理论,不仅是关于唐卡,还有油画、国画等,我都喜欢。”

  谢智措毛初中时首次接触唐卡,选择《释迦三尊》主题,那时还未掌握唐卡绘画“度量经”的她,作品比例失调,而大学毕业时花了两个学期的毕业作品《释迦三尊》,算是自己的总结之作,“很明显,长进了不少。”

  谢智措毛庆幸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未来,最大的想法,是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

  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伯果说,过去,唐卡传承主要靠民间力量,如寺院艺僧和家庭父子等,现在,青海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开设了唐卡专业,高校成为唐卡艺术传承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交流紧密,高校学子多方取法,唐卡毕业作品中,都可看出各个画派的风格。”伯果说,这为唐卡创作打开了另一扇门。

  “热贡艺术形成了寺院、村落、家庭、传习中心、协会、学校多渠道培养‘非遗’传承人的格局。”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显祥此前表示。

  南拉才让、谢智措毛毕业离校在即,他们的师弟师妹们,已在热贡地区拜唐卡大师、访传统画院、绘见习作品。(记者 张添福)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唐卡艺术碰上海丝文化 85后藏族画家将登鹭办个展

唐卡   “唐卡”系藏文音译,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画,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唐卡采用明亮灿烂、金碧辉煌的色彩描绘神圣的佛陀世界,在颜料上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

一位台湾姑娘打开的西藏“文化之窗”

新年将至,中国各地的文创台历琳琅满目。雪域之都拉萨出现了一款唐卡台历,它由三位西藏当代唐卡大师的12幅代表作品组成,并配以小巧的纯铜底座,既实用又充满藏文化气息。   这是“醍醐”带给人们的一份新年礼物。2014年,台湾姑娘华婉伶和其他三位联合创始人分别从北京、上海、广东辞职来到拉萨,成立了西藏明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立“醍醐”品牌,从此这里多了...

西藏昌都参展文博会 唐卡漆画展示闽藏文化交流成果

西藏昌都展馆内,锅庄舞展示藏区人民的热情。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台海网11月2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热情的锅庄舞代表着藏区人民的热情,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则展示了西藏昌都的文化底蕴。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今天在厦门开幕,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带着颇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表演等前来...

世界级“非遗”青海热贡艺术在台展览 “非遗”传人现场演示

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娘本介绍唐卡绘画颜料、画笔。 钟欣 摄  中新网西宁9月27日电 (张添福 王菁)由青海热贡画院、台湾华梵大学联合举办的“青海热贡唐卡艺术展”27日下午在台湾落下帷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娘本与其弟子的系列唐卡作品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