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非遗传承人杨婷婷:非遗蜡染为抗疫加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安顺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4月8日,记者走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婷婷位于西秀区蔡官镇梅家庄村的生产车间。200余平方米的厂房内,堆满了各种蜡染产品,杨婷婷连夜赶制完成的作品《欢迎英雄回家》正准备送出去装裱。“听说支援湖北抗疫的医务人员回安顺了,我连夜画了这幅画,正准备下午送给西秀区人民医院。”杨婷婷一边说一边将作品打开。

  2月8日,杨婷婷看到各行各业为抗疫捐款捐物,身边人的大爱精神和责任担当让她感触颇深,她便通过西秀区妇女手工业行业协会微信群,发布招集蜡染作品的倡议书。短短几天时间就招集到5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有国画、速写、卡通画、抗疫蜡染主题画等。与此同时,西秀区委宣传部也发起了“阻击疫情”主题蜡染作品创作,安顺蜡染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在“婷婷蜡染”车间,一幅幅技艺娴熟、主题鲜明、饱含蜡染特色的作品极为醒目。杨婷婷介绍,作品创作灵感全部来源于疫情防控一线。作品既注重传统表达方式又结合现代审美观,既反映大众关注热点,也记录传达疫情防控要求。《“罩”顾好自己》表现了两只展翅高飞的吉祥鸟衔着一只口罩,提醒大家佩戴口罩、注意防护。《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系列作品主体图案为四只手紧握在一颗心中,周围装饰着寓意吉祥的鱼纹、莲花纹和石榴纹,表现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杨婷婷表示,借助这些蜡染作品,不仅向前线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致敬,同时也期望能通过传统蜡染这一非遗技艺,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

  为了表达爱心,杨婷婷将“齐心抗疫,静待花开”的图案制作成3600多件T恤,通过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妇联、西秀区委宣传部、西秀区妇联等单位,送给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目前已经捐赠400多件。

  在西秀区蔡官镇春晖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杨婷婷的“绣娘坊”(蜡染刺绣就业培训基地)里,60余岁的王学秀、王开珍正在做汽车挂件产品,几位老人一边聊天一边缝手袋,时而有人进屋问道:“我们是附近的住户,能不能来跟你们学学蜡染、刺绣。”因受疫情影响,许多人没有外出务工,位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绣娘坊”,正好可以为想务工的群众提供就业平台。“目前我们有22位工人,新上岗的工人要先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可以签定正式合同,实行一人一档案记录。”杨婷婷介绍。

  据了解,西秀区杨婷婷蜡染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创作了60多项产品,涉及车饰、生活用品、床上用品、服装等,去年产值达140余万元,苗岭屯堡的博尔曼酒店,经开区的五洲皇冠大酒店等都选用了杨婷婷的蜡染产品。

相关新闻
让漆艺绽放时代光彩

一间古色古香的展厅里,摆放着一套色泽乌亮的四方桌。桌子造型很简洁,桌面的纹饰却十分华美,红黑相间的云纹密密层层,每一朵云都流光溢彩、立体生动。这是绛州剔犀传承人何鹏飞历时两年打造的作品,将传统漆艺应用于现代风格的家具上。“来这里看过的人都很喜欢。它反映了我做漆器的理念——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何鹏飞说。   1986年出生的何鹏飞,继承了父...

与“文创”携手 创新延展着“连云港非遗+ ”

□ 张晨晨 王源远   【连网】伴随文化产业、旅游业不断创新发展,文创产品不再拘泥于杯子、笔记本、帆布袋等传统样式。出版业、博物馆、新媒体、旅游景区、非遗技艺交流融合,都在跨界融合中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拥抱新领域、释放新动能,研发让市场认可且具经济价值的创新产品。   当前,不少人都意识到,以“非遗保护+”为文旅融合突破口、切入点、增长面,可以着...

重庆“非遗+扶贫”的全新实践

秀山清溪场镇大寨村,土家织锦非遗扶贫工坊内,多名织娘正在加紧生产土家织锦。(摄于2020年3月24日)记者 齐岚森摄   49岁的谭明兰说话声音爽朗,一根绣花针在手中上下飞舞,夏布制成的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非遗产品在她一针一线中逐渐成形。   巍峨重叠的大山“封闭...

城市里的绝活儿|创新与传承并重 北京非遗“傅氏幻术”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琳瑞):4月2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线畅游北京,在家乐享非遗”北京非遗海外传播项目邀请北京非遗“傅氏幻术”的第五代传承人王亚亮,在北京东四胡同博物馆为大家展示了幻术表演《丝巾穿越》。   幻术是中国古代对魔术的称呼,民间称“变戏法”。西周时期已有幻术;到了汉朝,幻术表演已经十分成熟。《聊斋志异》名篇“种梨...

抖音线上非遗音乐会跨界融合 粤剧《帝女花》唱出R&B风格

当传统戏剧与电子舞曲、摇滚等流行音乐结合,会带来怎样的耳听盛宴?4月6日,抖音“国韵潮声”线上非遗音乐会给出了答案,粤剧《帝女花》也能唱出R&B味道。   当天,抖音音乐人贰茉空降直播间,讲述了《新编帝女花》的创作故事,并现场向围观网友演唱《新编帝女花》。原来,粤剧《帝女花》本是戏曲大师唐涤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所写,并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