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非遗传承人刘成兴:指尖上的“真匠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走进沙坪坝区土主镇幸福社片区的一户农家小院里,循着自然淡雅、清馨怡人的陈木味,“非遗”传承人刘成兴正聚精会神地“精雕细琢”,这座看似杂乱局促的家庭艺术馆里,摆放着上百件“木雕”工艺品,还有八仙桌、高帷床、大花轿等百年收藏品。

走进沙坪坝区土主镇幸福社片区的一户农家小院里,循着自然淡雅、清馨怡人的陈木味,“非遗”传承人刘成兴正聚精会神地“精雕细琢”,这座看似杂乱局促的家庭艺术馆里,摆放着上百件“木雕”工艺品,还有八仙桌、高帷床、大花轿等百年收藏品。花鸟鱼虫、山水人物、风物名胜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蕴含着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刘成兴正在专心致志推刨

  今年57岁的刘成兴是土主镇原观音岩村村民,从15岁开始便正式步入“木雕”生涯,至此,一股樟香、一地刨花、一盏明灯成为他的“终身伴侣”。从艺42年以来,他做过木工师傅,开过家具厂,后又迷上传统古家具修复,在金漆木雕、家具收藏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钻越深,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幻,他一直坚守个人兴趣爱好从未间断。“祖父和父亲都是远近闻名的木工,那时候爷爷做门窗,父亲做家具,从小耳濡目染,算起来自己也是刘家的第3代传人了。”刘师傅说道。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传统非遗 线上传艺

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全国各地非遗保护协会共同在微博发起非遗公开课活动,推出68项非遗节目,话题阅读量超过17亿。其中,青城武术、道明竹编等四川非遗备受网友青睐。   “通过这个动作,主要是让大家学会预防摔跤。”画面中,四川省非遗青城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刘绥滨一边缓慢演示,一边详细讲解。脚尖向上,膝盖上抬,转动腿部……短短几分...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我省区域辽阔,民族众多,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为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极具代表性的几个非遗项目负责人。   非遗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多年来,正是有了众多“非遗”传承人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默默地付出和执着地坚守,才有了众多濒临消亡的“非遗”得以被挖掘、被...

暖心 | 两百余件潜江非遗作品献给山西援潜医疗队

3月20日,承载着潜江非遗人深情厚谊的200余件潜江非遗传统手工作品--潜江面塑和潜江剪纸送到了山西援潜医疗队队员手上。这些作品由市非遗中心组织潜江面塑传承人潘凤娥、潘凤霞以及潜江剪纸传承人程冬梅完成,旨在以潜江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对山西援潜医疗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有潜江市花荷花   龙虾吉祥物潜潜、江江   还有财神、哪吒、可爱虎、调皮猴、小...

泥塑娃娃“戴”口罩 山西非遗“云课堂”激活传统文化

“宅在家”“戴口罩”“勤洗手”,这是史月明在疫情期间创作泥塑作品的名字。受访者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泥塑娃娃“戴”口罩 山西非遗“云课堂”激活传统文化   中新网太原3月20日电 题:泥塑娃娃“戴”口罩 山西非遗“云课堂”激活传统文化   作者 杨杰英   “戴”着口罩的泥娃娃,摆在桌子上。“宅在家”“戴口罩”“勤洗手”,这是史月明在疫情期间创作泥...

被保护的非遗,如今成为战“疫”力量

从古至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经验、社会文明生生不息的秩序与传统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帮助人们战胜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这些智慧和传统凝结为本土知识、民间文化,成为生产生活方式经历巨变的当代人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野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年,且过去大部分时间都与“濒危”“抢救”“保护”等词汇同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