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沙坪坝区土主镇幸福社片区的一户农家小院里,循着自然淡雅、清馨怡人的陈木味,“非遗”传承人刘成兴正聚精会神地“精雕细琢”,这座看似杂乱局促的家庭艺术馆里,摆放着上百件“木雕”工艺品,还有八仙桌、高帷床、大花轿等百年收藏品。
走进沙坪坝区土主镇幸福社片区的一户农家小院里,循着自然淡雅、清馨怡人的陈木味,“非遗”传承人刘成兴正聚精会神地“精雕细琢”,这座看似杂乱局促的家庭艺术馆里,摆放着上百件“木雕”工艺品,还有八仙桌、高帷床、大花轿等百年收藏品。花鸟鱼虫、山水人物、风物名胜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蕴含着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刘成兴正在专心致志推刨
今年57岁的刘成兴是土主镇原观音岩村村民,从15岁开始便正式步入“木雕”生涯,至此,一股樟香、一地刨花、一盏明灯成为他的“终身伴侣”。从艺42年以来,他做过木工师傅,开过家具厂,后又迷上传统古家具修复,在金漆木雕、家具收藏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钻越深,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幻,他一直坚守个人兴趣爱好从未间断。“祖父和父亲都是远近闻名的木工,那时候爷爷做门窗,父亲做家具,从小耳濡目染,算起来自己也是刘家的第3代传人了。”刘师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