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非遗项目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保护单位义乌市中医医院派员参与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驰援湖北
疫情期间,多家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积极有序开展诊治工作,同时为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解决特殊时期的就诊难题,线上问诊、购药等服务大量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保护单位下属武汉马应龙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成为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隔离点,积极收治患者,马应龙大药房青山区才智店作为武汉市10家重症定点零售药房,在医院普通门诊停诊期间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购药服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方回春堂传统膏方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万承志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保护单位等开展线上问诊、线上购药、代煎及配送等服务。
图3 马应龙电商事业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也在疫情防治工作中发挥作用。普通人练习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患者操练可以增强身体机能、加快恢复、辅助治疗。目前,太极拳、八段锦等被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等全国多家医院采用,由医护人员教授指导患者练习,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等多种传统诊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从“被保护”到“有余力”,非遗保护成果得到彰显
非遗保护是一项社会文化事业,需要对濒危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对传承存在困难的项目施予援手、提升实践能力,让更多非遗项目得以活态传承。随着非遗保护事业的深入开展,许多非遗项目的存续力得以提升,开始有条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全国大量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相关企业和群体纷纷捐款捐物,既体现了非遗人的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近年来非遗保护的切实成果。
一大批掌握传统技艺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本次抗疫行动中积极施援。例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茅台酒酿制技艺保护单位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保护单位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酿酒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向湖北及企业所在地捐赠现金或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装备,支援相关地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图4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运送支援抗疫前线的药品
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相关企业不仅全力保障药品生产和供应,同时也积极向疫情防控一线捐赠各类药品和医疗防护用品。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保护单位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传统中医药文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保护单位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老字号医药单位积极响应,第一时间调配了大量库存药品支援疫区,包括疫情防控所需的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以及被国家列入诊疗方案推荐用药的相关中成药等,彰显了传统医药类企业在新时代的担当与作为。同时,包括九芝堂、方回春堂在内的各省、市老字号医药企业自发组织了赠药公益活动,为当地市民免费提供抗病毒茶等。疫情之下,中医药老字号企业不仅贡献了治病救人的良方,更体现了传承百年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