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爱美人不爱功名?柳永:那是你误会我(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袁秀月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四次科举不中

  按说,这样的才华,应对科举考试应该够了,而实际上,柳永考了四次科举,次次都落榜,可谓“资深落榜生”。

  在20多岁的宝贵年华中,柳永流连声色,出入青楼楚馆,在江南度过了一段放浪的生活。

  直到1008年,25岁的柳永才终于抵达汴京,准备参加礼部考试。

  跟杭州相比,汴京物阜民康,更加繁华。宝马香车、青楼画阁、茶坊酒肆比比皆是,柳永写了不少词,将“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他也经常出入小街曲巷,教坊乐工每有新曲子,就会去找柳永填词,他为歌妓乐女写的歌辞,在汴京城声传一时。

  第二年,春闱在即,对于考试,柳永非常自信。但很快,他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宋真宗下昭:“读非圣之书,及属辞浮靡者,皆严谴之。”柳永自然被归为此类,初试落第。

  他在《如鱼水》中写下:“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虽有失意,但仍对科举抱有希望。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迎接他的是连环的失意。三十二岁再度落第,三十五岁三次落第。

  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柳永不禁感到愤懑。随即,他写下那首著名的《鹤冲天》,称自己不过是“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也许是赌气,他还立下了一个flag——“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科举虐我千百遍,我待科举如初恋。6年后,柳永又双叒叕参加科举,又双叒叕落选。这次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那首《鹤冲天》太火,传到了皇帝耳中。这下可好,皇上专门给柳永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自此,柳永彻算是死了心,他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离开汴京,走上了与乐工、歌女合作的专业填词道路。

制图:李雪瑶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福州路名身世大揭秘:“宋代福州城,你住哪个“门”?

台海网6月30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福州将修改一些路名 今晚,我们就来聊聊 福州地名那些事 “改路名”事件,说什么的都有。 多说无益,不如读书。 咱们来看看,从前的福州, 是怎么“正名”的—— 这张宋代的福州城图, 在南宋状元梁克家主编的《三山志》中, 有不少说明: 注:文...

寻访米芾的行踪与隐情

米芾在仕途碰壁后,惟有以才艺自矜,自然最在意外人对自己艺术声名的认可,因为这是对他一生付出的回报。其实名与利从来密不可分,特别是书画家的名气越大,收益也越大。   对于宋代书画家米芾(字元章),后世印象最深的恐怕莫过于两点:其一,艺术成就巨大,且影响深远。明初著名文臣宋濂曾评说米芾书品:“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倾倒,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

南宋徐谓礼文书首次展出 完整重现宋代“官员档案”

南宋徐谓礼文书吸引了极大关注 奚金燕 摄 中新网金华5月24日电(记者 奚金燕)24日,“南宋徐谓礼文书”在浙江省武义县博物馆首次公开展出。这是目前中国国内出土的最为系统完整的宋代“官员档案”,完整地展现了南宋一个普通官员从低层到中层的仕宦履历和官场百态,更展示了南宋时...

厦门地名中的“祥 霞 美”可能曾是“上 下 尾” 莲坂可追溯到宋代

台海网5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近日,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开通,全国界桩信息、历史地名信息向公众公布。本报记者联系相关部门挖掘厦门界桩故事,16日刊登的《厦门最老界桩127岁了》讲述了古界桩的历史。   事实上,厦门的地名本身也极具特色。本期报道,记者将从公开库中的历史地名出发,发掘厦门地名特色,并采访相关专业人士,了解厦门各类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演...

我国古代饮食文化在宋代达到一个高峰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在杭州,按照苏东坡传授所烹调的东坡肉仍是杭州的一大名菜。研究显示,在苏轼生活的宋代,我国古代饮食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16日举行的“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美食与优雅生活”论坛上,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发布了《优雅的美食与美食的优雅——关于美食与优雅生活的研究报告》。研究会会长胡坚介绍说,研究发现,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