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恰逢中秋佳节,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府会上,歌女楚楚也前来做客,只见她朱唇微启,将一首曲子婉转道来,瞬间惊艳四座。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歌声曼妙,曲词更是将杭州的美写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忍不住拍手叫绝。孙何也前来询问,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柳七”,楚楚只留下两个字。
制图:李雪瑶
“乱花渐欲迷人眼”
柳七是谁?他原名柳三变,福建崇安人,20岁的公子哥,生于官宦世家,后来改名为柳永。
都说柳永是风流才子,不要功名要美人,其实,这可是一个大大的误解。
19岁之前,柳永仍遵循着一个世家子弟的成长轨迹,读书、参加乡试,为考取功名做准备。如果不出意外,以他的资质,总会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即便没有功名显赫,也会像他的父亲一样,安稳一生。
然而,19岁时,柳永去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从那时起,命运的罗盘就开始发生变化。
在去汴京的路上,柳永取道水路,入钱塘江来到杭州。繁华的都市和美丽的山湖景色让他迷恋不已,本来要去汴京的行程也被耽搁,他滞留在了杭州,终日沉醉于听歌买笑的生活中。
烟柳画桥,十里荷花,对于天性浪漫的柳永来说,来到杭州,如同鱼儿得到了水。不过,柳永还没有“得意忘形”,他还依稀记得自己此行的目的。
两浙转运使孙何跟柳永的父辈有交情,他便想趁机去拜谒,看能不能得到举荐。但孙何家里门禁甚严,他碰了一鼻子灰。
没办法,他就想出了一个招儿,让相识的歌女替他传词。这首《望海潮》成功地让孙何注意到了柳永,不过,他并没有得到举荐,反而意外名噪一时。
据说,后来的金主完颜亮读了这首词,也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所吸引,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制图:李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