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纪录片《传承》剧照。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咨卡村,年轻人李稳向火草纺织技艺传承人李桂兰请教织作技艺。资料图片
日前,纪录片《传承》(第三季)(以下简称《传承》)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以影像回溯古老技艺。在前两季风格基础上,第三季“小切口,大情怀”的叙事风格更加明晰,不仅以“承时代心,传世代美”的内核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技艺活跃于荧屏,更从平凡人物、日常细节中提炼与表现民族品格、家国情怀。
穿越浩瀚历史长河,中华大地上,留存至今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可观。若纪实影像仅局限于对其起源、发展与现状简单的罗列与呈现,则缺乏戏剧张力,难以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传承》用10集篇幅,讲述新疆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海南疍歌、四川德沙旋木技艺、云南火草纺织技艺、广东浸泥鯭等17项古老技艺,以日常故事透视技艺传承之路,用更饱满的情节彰显传承的力量,讲好中华文化传承故事。例如,讲述德沙旋木制作技艺时,以25岁的桑朗多登学艺故事展开,多登自小喜欢这门技艺,可舅舅怕他不肯吃苦,迟迟不肯收徒;多年后,多登成为德沙村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的他不放弃梦想,寻找原料、苦练技艺,最终打动了舅舅,成为了新一代传承人。一波三折、情节紧凑的故事,在悬念落地的一瞬间尽显非遗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假如国宝会说话》等一系列文化类纪实影像,都以“小切口”“接地气”的方式,用更生动、带有戏剧张力的故事,以小见大地思考“为何传承”“如何更好传承”等宏观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打开一扇窗,引领当代观众走进历史深处,与文明对话。
纪录片《传承》之“传承”,不仅限于技艺层面,更是挖掘情节中蕴含的为人处世之智慧、民族精神与品格。影片中每个故事都呼应着“择一事,终一生”的主题。如,庙湾岛上居住的琪叔夫妇在不通水电,甚至没有通信信号的环境中,坚持传承捕鱼技艺“浸泥鯭”。在他们看来,大海不仅是一处“宝藏”,带给人们丰衣足食的生活,更是值得坚守的家园,寄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横沥牛墟的张杨锦老人是“广东道德模范”,他终其一生都在与牛打交道,作为买家和卖家的中间人,不弄虚作假、不负所托、不改初心,折射出中华民族诚信有担当的品质……影片从技艺传承入手,在点滴之中让中华民族精神之光闪耀不息。
《传承》之“传承”,传的是历史,承的是未来。纪录片中,传承者们始终在寻求一个平衡,或从一而终、矢志不渝,或在保留原有精神内核的前提下,为传统注入时代内涵。坚守与突破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将技艺流传下去。
影片将创作视野更多聚焦于传承中的年轻力量,主人公超过七成是青年人,在他们身上,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希望。当青春与古老技艺相遇,故事碰撞出强烈的火花:漂亮的毡房与热闹的草原婚礼依旧可以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孩子们尽管不懂疍歌,还是会耐心地将母亲唱了一辈子的疍歌逐一录制下来,发布到新媒体平台上,寻求更多网友关注与演出机会……在传统与现代不断交融、碰撞的过程中,传承的更迭如不息的薪火,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发光。
青年传承人延续祖辈传统,以创新之力带来新的生机。在创新之中,这些传统技艺从曾经赖以生存的手艺,逐渐演变为当代人寻找心灵归处的仪式与纪念。纪录片在温暖的故事中阐述着“认清明日去向,不忘昨日来处”的奥义,聚焦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立足延续。
纪录片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纪录片《传承》以普通人的故事折射民族品格,让从历史中沉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融入现代的情怀与温度,拥有充满创新色彩、青春活力的面貌。从这个意义上看,《传承》的价值已超越纪录本身,让文化自信的力量真正流淌进当下年轻人的内心深处。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9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