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古琴艺术进高校:将古典艺术审美带入校园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合肥4月16日电(刘浩 余皓)“琴在汉文化乐器中地位崇高,素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琴棋书画,四艺琴为首,中国文人一直将其视为高雅的代表。”15日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艺术金陵派传承人桂世民在合肥工业大学开展“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并与其入室弟子陶然先后演奏经典名曲《阳关三叠》《梅花三弄》。

  桂世民祖籍安徽石埭,师承著名琴家梅曰强先生,系金陵琴派一代宗师夏一峰的再传弟子。他系统地继承了金陵派传统的风格技法特征、代表曲目和独特的风范气度。

桂世民现场演奏《阳关三叠》 刘浩 摄

  桂世民说,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桂世民认为,古琴是中国文化精神产物,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人类的。他说,理解和认识古琴,须尊重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作为古琴爱好者,也应该明白古琴该如何被传承和坚守。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琴之人应当遵循规范,注重学识、修养、境界、品质以及琴艺的提高。

桂世民入室弟子陶然演奏《梅花三弄》 刘浩 摄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在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比较陌生,许多人"琴筝不分",由此也可窥见古琴传承遇到的困境。合肥工业大学本次活动相关负责人说,此次联合陶然古琴工作室举办古琴文化艺术讲座,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统古琴文化,培养其兴趣,助推校园人文建设。同时他表示,古琴文化中“弦外之音”“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哲学思想与审美情趣,对于现代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养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完)

 
相关新闻
让古琴再鸣太古之音——台湾琴师林立正的工匠精神

新华社台北1月21日电(记者杨慧 章利新)“琴就是我的生活,从事任何一件事,‘只有死在里面,才能活出来,’不怕没前途,就怕研究不到位。”这是现年75岁的台湾斫琴师林立正的人生体悟。   他曾是渔船船长,带领船员远渡重洋,而立之年接触古琴,拜名家为师,后致力延续、提升传统斫琴技艺,推动两岸古琴音乐交流。   林立正的“梓作坊古琴艺术工坊”位于台北市...

福州闽派古琴进入“非遗” 揭古琴“江湖”故事

台海网12月27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在武侠江湖中,有许多名门大派。但你可能不知道,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个古琴“江湖”。两百多年来,它的传承脉络清晰,“宗师”、“名流”辈出,还曾有名曲传播海外。在当代,甚至金庸先生也曾与之有过交集。 2018年末,闽派古琴(福州)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昨日,记者采访了福州闽派古琴传承人李皞(福州市古琴研...

古琴艺术文化周今晚在厦门落幕

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钧天坊与厦门钧天南薰古琴院共同举办的“臻器——古琴艺术文化周”今晚9点将落下帷幕。   在过去的5天里,名师讲座、古琴品鉴会、习琴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厦门钧天南薰古琴院逐一呈现。“古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古琴收藏家陈初生:琴铭是文人志趣之集大成处【组图】

文人之“琴棋书画”,古琴排在首位。古琴收藏近几年逐渐升温,而文人派藏家对于古琴又有何玩味志趣?琴铭对古琴而言,仅仅是一个“题铭”“记载”?还是文人志趣跨越艺术门类的延伸?   以前陈初生大多自己篆刻琴铭,后来眼力减退,就以朱砂写好,请斫琴师刘笔华篆刻。龙池腹腔内...

长泰龙人古琴文化节暨“游于艺”之学研讨会开幕

台海网9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雄敏 通讯员 邱怡腾 黄冰丽)近日,2018年海峡妇女儿童重点交流活动之一——龙人古琴文化节暨“游于艺”之学研讨会在龙人古琴文化村开幕。   开幕式上,两岸文人学者听取了龙人古琴文化村关于古琴文化的介绍,并现场聆听了弦歌,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福建省妇联、漳州市妇联还共同授予龙人古琴文化村“龙人古琴闽台妇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