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厦大举办“清明文化论坛” 激发青年学子思考传统文化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周长楫讲解闽南清明文化。 杨伏山 摄

  中新网厦门4月1日电 (杨伏山 李静)清明节将临之际,厦门大学1日晚举办“清明文化论坛”,邀请五位学者挖掘清明节深远的文化内涵,激发青年学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

  这是厦门大学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之一。此前,该校已在今年以来先后举行“我们的节日·春节”“我们的节日·元宵”等活动。这一文化品牌系列活动,旨在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当晚,以“慎终追远怀初心,思时之敬话清明”为主题的这一清明文化论坛,邀请厦大专精汉语韵学和闽南文化的周长楫教授、研究宋明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的朱人求教授、研治中国古典文学和文献学的胡旭教授,研务历史文化地理学和海洋环境史的李智君教授,以及研理歌剧、音乐剧、中外音乐史学的满新颖教授等五位学者从历史学、民俗学、哲学、文学、艺术学等角度追根溯源,正本清流,解读和阐释清明节的由来、习俗、文化内涵、艺术表现、历史演变等,辨析国人的节日习俗观念和生命意识,挖掘清明节深远的文化内涵。

  周长楫称,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很重要的节日,主要内容是祭拜祖先;闽南地区的清明节习俗,与中华文化传统大体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点:闽南俗称清明节为“三月节”,认为是个很重要的节日,全家人都要赶回来扫墓,祭拜祖先。

  主办方介绍说,今年清明期间,厦大陆续举行“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系列活动,围绕“礼敬先贤慎终追远”“亲近自然品味春天”“强健体魄筑梦未来”等活动展开,“清明文化论坛”是其中活动之一。

  继“清明文化论坛”之后,该校还将围绕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陆续推出“端午文化论坛”“中秋文化论坛”和“重阳文化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以对话的方式,多角度探寻和解读中国传统节日中深远的文化内涵,拓宽其文化视野。

  在论坛机制成熟的基础上,未来厦大还将扩大受众范围,联合两岸高校,举办海峡两岸传统节日系列高端论坛,并邀请两岸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展开对话。(完)

 
相关新闻
发挥“双一流”优势 胡昌升庄稼汉到厦门大学调研

台海网4月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在厦门大学98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市长庄稼汉来到厦大调研,与在校师生交流座谈,一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共商在新起点上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促进市校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校长张荣参加调研座谈。 春和景明,生机盎然,莘莘...

美籍厦大教授潘维廉:中国很棒 未来会更好

潘维廉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进行主题演讲,风趣的讲述风格让同学们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本组图 林铭鸿 摄)   台海网3月30日讯 据厦门日报·开放潮报道 现在,如果要为福建选代言人,很多福建人会把眼光投向“不见外”的老外潘维廉——这位在厦门大学任教的美国人已经在厦门呆了31...

厦门大学获准增加人工智能专业

台海网3月3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门市高校获准增加一批本科专业,其中厦大获准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厦门医学院获准增加“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还有一些高校的专业要被撤销。   教育部近日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结果分四类: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名单;撤销本科专业...

珍存大小资料 刻录前行足迹

□郑启五   日前,应邀参加“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成立系列活动,分了一个纸袋,里面有会议指南、学院介绍以及中餐与晚餐的自助餐券。   我发现两张小小餐券印制得很精美,且分为咖啡色和天蓝色,形同一套纪念邮票,令我爱不释手。我真有点舍不得使用了,至少得摄入镜头存档,像惜爱自己的羽毛一样,“爱屋及乌”也罢,“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好,反正多少得归...

厦大的“高雄缘”:联结山海,理解无间

台海网3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高雄市长韩国瑜昨日上午参访厦门大学,也让这所拥有“中国最美大学”之称的高等学府,再次占据两岸媒体的头条。厦门大学对台交流渊源已久,与高雄学术界也多有合作。“韩流”吹进校园,也进一步加深了厦门大学与高雄的“情分”。 “山海论坛”已举办六届   地处厦门经济特区的厦门大学,多年来利用其人缘、地缘和自身多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