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科幻界大神的碰撞:刘慈欣对话卡梅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个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科幻作家,著有全民皆知的《三体》;一个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科幻电影大导演,执导了《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这两人的相遇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昨天,由詹姆斯·卡梅隆监制,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执导,罗莎·萨拉扎尔、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等主演的科幻大片《阿丽塔:战斗天使》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式,上述的几位主创全部出席,在昨天下午首映式前,举行了一场刘慈欣和卡梅隆之间的对话活动,两位科幻界的名人对于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交流了自己的心得,精彩的观点碰撞收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问题一

  最感兴趣的科幻领域是什么?

  刘慈欣说,正是英国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的作品把自己引向了科幻的道路,“我最感兴趣的是描写很遥远的世界,很广阔的未知的我们用想象力才能到达的世界,主要是遥远的太空。就像克拉克的作品中描写的那样。”这种小说和电影有广阔的视野,有深远的时空,他喜欢这样的科幻领域。

  虽然此前的身份是一名工程师,但刘慈欣坦言,工程师这个职业其实是面向现实,做的是工匠的东西,自己作为科幻作家,喜欢的是更超脱,更有哲学色彩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刘慈欣坦言,自己虽然是科幻作家,但是并不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我想去学,但是高考分不够,我只能考上工科学校,一般说的天体物理专业的高考分数都是很高的。”

  对此,詹姆斯·卡梅隆透露,自己最初读大学的时候,学的也是物理,而且是天体学,个人感兴趣的东西也正好就是这些未知的东西,尤其是想要了解最新的科技发现是什么,当时喜欢去寻找神为何物?自然世界为什么会存在?自然规律是什么?但是这些跟后来科幻电影的创作是不一样的,不管是拍电影还是写小说都是因为好奇心,“不同之处是科学家投入一辈子的时间找到答案,而科幻小说家是编造一个东西出来,所以我们更快,我们不在乎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只需要找到一个答案就可以,所以我们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却是有规则的,有规律的。”

  他拿《三体》举例,宇宙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能被人所理解,尽管现在还不能全然去理解这些规律,而科幻创作者关心的是幻想和梦境,“对于科幻小说来说,很多人想用物理学的规律来作为基础,但是当你想打破它的时候就可以打破。”比如刘慈欣的《三体》,里面有180多页的内容,都是在说超光速的移动,但是要在科学上实现这一点,会需要我们无穷尽的时间和非常多的精力。“它真的不是魔术,不是我们搭一个宇宙飞船到其他的星球那么简单,你是真的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去编写这样的故事,是触手可及的,它是能够看到背后科学家的努力的,是时间、精力和探索的结果。”

  问题二

  为什么喜欢半人半机械的改造人?

  詹姆斯·卡梅隆回答,科幻小说吸引人的地方是与众不同。他用《阿丽塔:战斗天使》这部电影来举例,人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可以把身体变成机械的身体,或者我们可以把大脑用一台机器替换,这到底是什么?他觉得,以前很多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东西现在都出现在真实生活当中。过去科幻的东西变成现在的现实,“我们在做的很多电影创意既是试验也是尝试,也是在推动科技向前发展,而科技发展之后又能反过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没有人知道我们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有的人会觉得说,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好,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和想象大不一样,这非常让人激动。”

  卡梅隆以往的电影中都有这样的信息,这也是他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就是对科技既爱又恨的情感,技术可以摧毁我们,可以让生活非常糟糕,可以摧毁世界,也可以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可以解决核战争的问题,“很多科幻小说喜欢用这些异体,因为它充满诱惑,我们很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能做什么。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和新的系统的感觉是非常诱人的,是又爱又恨的感觉,我的电影就是讲这样的故事。”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刘慈欣是女作家?台节目道歉:“望《流浪地球》拿下金马奖”

▲刘慈欣   台海网2月19日讯 据环球网 叫好叫座的大陆电影《流浪地球》,票房已突破35亿元人民币。随着知名度不断走高,这部电影在台湾地区也获得了关注,不过岛内一档节目日前介绍其原著小说作者刘慈欣时,误称他为“女作家”。经大陆网友指正后,该节目进行了道歉。   这档把...

《流浪地球》创作概念源自台湾小说?刘慈欣:没看过

《地球逃亡》为台湾作家黄海的小说,黄海曾撰文评论刘慈欣的小说:和刘慈欣的小说相比,“《地球逃亡》只能甘拜下风。”   今天(2月14日),冬瓜侠在台湾《商业周刊》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   为什么不能接受中国人当英雄?中国贺岁片《流浪地球》票房破纪录,创作概...

台媒这样报道《流浪地球》,台湾网友不干了

【环球网综合报道】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自春节上映后票房和话题度持续走高,也吸引了台媒的关注。   在台媒中,不仅包含这类关于电影票房的报道↓   近日,也有岛内节目开始对电影内容进行了关注。于是,搞笑的来了↓   在11日播出的台湾“东森新闻”旗下节目《梦想街之全能...

在所有文类中,科幻最能够消解人类的焦虑

陈楸帆   “科幻小说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天马行空,但其实有非常现实的语境。《三体》流行之后,非常多的互联网从业者、投资人试图从《三体》里面读解出降维攻击、黑暗森林法则、三体管理学等一些对企业管理有用的概念。而刘慈欣自己则非常实在地说:“我就是个写科幻小说的,而科幻的目的就在于科幻本身。”   那么,科幻到底有没有用?   科幻有什...

我写科幻小说,但是我不预测未来

刘慈欣   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不仅带热了同名原著,更将科幻这门原本小众的艺术门类推到了聚光灯下。科幻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而存在?   本期文艺百家,特刊发畅销科幻小说《三体》《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以及科幻作家陈楸帆的文章,以飨读者。   ——编者   有历史学家说过,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它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