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为小朋友的“《西游记》菜品之问”点赞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黎婷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日,《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遭遇到了一点“小尴尬”,有关唐僧师徒西天路上吃了什么的问题引发了热议。起因是浙江杭州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马思齐在作文中指出,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有一个很大的“知识漏洞”,那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国的菜名竟然绝大多数是“中餐”,而且主要还都是吴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饭、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几乎是师徒四人每顿必点菜品。从大唐到西域,遥隔万里,中土的菜品怎么能像孙悟空的筋斗云一样随意驰骋呢?对此小思齐甚是不解,提出“我真想穿越到明朝,去劝说吴承恩,让他多请教有这类专业知识的人”。

  马思齐指出的这个“漏洞”迅速蹿上了微博热搜榜。网友们纷纷为她认真读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点赞称好。确实,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独立判断,敢于“无疑处有疑”,应该是我们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题中之义。在这个意义上,马思齐爱读书又不唯书的精神着实值得大人们为之鼓掌喝彩。

  小朋友在读书时产生疑问本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值得深思的是:同样是阅读《西游记》等经典名著,为什么只有少数孩子能抓住“漏洞”,发现问题?同样是“吃货”,为什么只有部分孩子能吃出“学问”,吃出批判精神?恐怕这既与孩子自身的天性与兴趣爱好相关,更与大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密切相连。  在大家纷纷为小思齐点赞之时,也有网友发现了她找漏洞背后的“秘密”,调侃称这是“只有吃货才能发现的秘密”。原来,作为一名“小吃货”,马思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读书时,总会留心与美食有关的信息,久而久之,才有了“《西游记》菜品之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究竟应该怎样挖掘和引导孩子的兴趣,使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仍然是当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总有一些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不知疲倦地带着孩子,辗转于一个又一个兴趣班,仿佛不这样孩子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试问,这些兴趣班真的是孩子的兴趣吗?

  其实,更为理性的态度应该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正确葆有孩子的天性,全面契合孩子的心性,合理引导孩子的个性。为此就需要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把孩子的需要、情感和快乐放在第一位,让孩子成为自我健康成长的真正主人。

  (作者:黎婷,系一线教师)

相关新闻
小学生发现《西游记》漏洞 从大唐到西域都吃江淮美食?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6日电(任思雨)5号下午,一个有趣的新闻登上了热搜:   “小学生发现《西游记》漏洞:一路吃的都是江淮美食。” 来源:微博截图   杭州小学生马思齐在自己的作文里列举了《西游记》不同故事里的菜名,他发现,从东土大唐到西域,菜单似乎都是江淮美食。  ...

吴承恩故居变六小龄童故居?六小龄童:没参与布展

吴承恩故居门前挂着大幅六小龄童照片。 猴王世家雕像。   近日,江苏淮安的吴承恩故居纪念馆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一段网传视频称,故居内陈设大量六小龄童、猴王世家等展品,与吴承恩相关的史料较少。有游客质疑“这里到底是吴承恩故居还是六小龄童故居”?   对此,吴承恩故居...

苏东坡是个“吃货”?他的一生就是一部《风味人间》

从热播的《人生一串》到最近引得无数人食指大动的《风味人间》,有关吃的话题似乎总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但你可能不知道千年前,一位大文豪也曾有过相似的感叹——口腹之欲,何穷之有?   他就是苏东坡。   五花肉切见方,煮熟洗净,放入砂锅,加白糖、酱油、黄酒,微火焖酥,撇...

吃货苏东坡

吃货苏东坡1 吃货苏东坡2 吃货苏东坡3 吃货苏东坡4 吃货苏东坡5 吃货苏东坡6 吃货苏东坡7

厦门吃货有口福了 这家健康卤味迅速攻占你的胃

台海网10月25日讯 (记者 林泽贵)最近,在厦门许多社区旁,一家主打卤味的特色小店——鸭八公迅速“攻占”大家的胃蕾,颇受厦门市民的喜爱。 卤味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一种美食,吃起来又香又入味,深受不少人的喜爱,平时人们也会去买一些卤味回去当下饭菜,而且对于一些喜欢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