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报告文学再现港珠澳大桥建设幕后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昨天首发,书中的重要人物、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也从书里走出来,出现在首发现场。

  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里程碑项目,更是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有力见证。为撰写此书,该书作者长江赶赴珠海展开专访,连续数月与桥梁建设者们共同坚守在一线,亲眼见证了以朱永灵、林鸣为代表的建设者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精神。这中间有拍桌子的争论,有集体婚礼的温馨,更有对每一位普通工作者的尊重和关怀,都通过具体的细节反映在文字中。同时,作品不避讳挫折,真实地记述大桥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的过程,其中最大的压力是“最终接头”冒险精调,最大的挑战是首截沉管长达96小时的安装,最大的困难是E15的两次回拖三次重来。

  通过该书,读者能面对面地聆听林鸣、朱永灵、余烈、苏权科、张劲文、刘晓东、岳远征、莫日雄、蔡俊福、孟凡超、余立志等杰出建设者不同角度的倾情讲解,在他们的带领下,走近港珠澳大桥,将人们的心与“国之重器”紧密相连。(记者 路艳霞)

相关新闻
报告文学集《奋斗》首发 讲述湖里故事

台海网11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 通讯员 徐晓曦 陈瑜瑾)昨天,报告文学集《奋斗》首发式在湖里凤凰木党建中心举行。该书也是厦门市唯一一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文学作品。   这份由厦门市委宣传部指导、湖里区委宣传部与厦门市文艺创作中心联手组织创作的报告文学集共有30多万字,近百张配图,邀请多名作家耗时超过半年完成。   《奋斗》一书中详实地展现...

港珠澳大桥总工:“海底6公里”突破“技术禁区”

图为港珠澳大桥总工苏权科在西安接受媒体采访。 张一辰 摄   中新网西安11月8日电(记者 张一辰)“海底隧道就是把架在海上面的桥梁,架在海底下、埋在海底下。当然,海底下的地质情况很复杂。”港珠澳大桥总工苏权科在西安表示。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横跨伶仃洋将香港、澳...

芗城:“漳州力量”助力港珠澳大桥

台海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郑凯 林良益 记者 赖雅红)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近日正式开通,这一世界级的超级工程,有“漳州力量”支撑——与大桥配套的东西人工岛多套交直流屏电源设备,186套工频、高频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全部由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乃至世界交通业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项目之一,集成了前端设计、材料、装备等...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张胜友昨日离世 厦门文友追忆往事

张胜友生前照片   -张胜友作品封面 台海网11月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昨日0时10分,中国文坛陨落一员老将,他是当代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出版家,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闻知他71岁就离世的消息,他的十多位厦门知青好友痛惜不已。   张胜友与厦门有着深厚的感情...

记者手记:乘直通巴士体验港珠澳大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范凌志】穿过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你只需要买一张车票。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不是刚刚通车一星期的港珠澳大桥如何拓展客流,如何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而是穿梭香港、澳门、珠海之间时多了一种选择。11月1日,《环球时报》记者购买了一张从香港到澳门的港珠澳大桥直通巴士票,来检验全新的选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