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一部经典电影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面对《宾虚》。
由导演威廉·惠勒执导,查尔顿·海斯顿、休·格里夫斯、杰克·霍金斯等主演的1959年版《宾虚》已成为电影史上不朽的传奇。该片获得第32届奥斯卡12项提名,最终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等11座金像奖,创下奥斯卡历史上迄今最高得奖纪录。
1959年版《宾虚》电影海报,该片获得11项奥斯卡金像奖,创下奥斯卡历史上迄今最高得奖纪录。当一部电影被冠以“永恒经典”之类的称号,意味着后人最好别再去碰它,否则总有人跳出来指摘新版这里不对,那里有错。就好比如果有人想要重拍《泰坦尼克号》,保证有一票粉丝站出来大骂,这个杰克演得比“小李子”迪卡普里奥差远了。
因此,由俄罗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执导,杰克·休斯顿、托比·凯贝尔、摩根·弗里曼等主演的2016年版《宾虚》,至少应该得到“勇气可嘉”的嘉奖。
事实上,《宾虚》已5次被搬上大银幕,1959年版并非第一次。
1907年的15分钟默片,是《宾虚》的首个电影版本,但它并未得到合法的改编授权,该片引发了长达数年的诉讼案,后世评价,该片为著作权的司法界定提供了经典案例,可见本片本身的电影成就并不高。
1925年的143分钟默片,是《宾虚》第二个电影版本,但它却是第一个完整再现小说全貌的《宾虚》版本,该片甫一上映便成为经典。你没看错,1925年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奉为“无法超越的经典”,它的拷贝于1997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入藏理由是影片“文化、历史、美学上的重要性”。
超越经典成为新的经典的便是1959年版。米高梅公司高层认为,是时候让《宾虚》“彩色、有声”了。这部电影投资超1500万美元,是当时投资最大的电影,依照购买力水平计算,相当于如今的上亿美元级大投资。1959年版《宾虚》的成功,刺激了好莱坞各家电影公司,以为只要大投入、大场面就能换来高票房,1959年启动拍摄的《埃及艳后》一定程度上属于《宾虚》的跟风之作,但当年4400万美元令人咋舌的投资,最终成为最亏本的买卖,20世纪福克斯公司差点破产。不过吊诡的是,当年《宾虚》大卖的米高梅反而在后来破产了,此是后话。
查尔顿·海斯顿在1959年版《宾虚》中饰演宾虚,在2003年版动画电影《宾虚》中他再次为宾虚配音。2003年动画电影《宾虚》,唯一值得提的一点便是,1959年版中,饰演犹大·宾虚的查尔顿·海斯顿,为这部动画片中的宾虚配音,这亦是其最后一次参演电影。
除了现有的5部电影版本,《宾虚》还于1899年搬上百老汇舞台,并在2010年改编成电视迷你剧。
《宾虚》之所以一次次被改编成电影,得益于庞大的读者群。1880年出版的小说《宾虚:基督的故事》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也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书籍。这里还有一个小花絮可以彰显美国出版业与电影业的联动效应,电影《乱世佳人》的成功,令原著《飘》一度成为20世纪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但在1960年《宾虚》收获11个奥斯卡“小金人”后不久,《宾虚》小说就迅速超越《飘》成为当时美国最畅销的小说。
1880年《宾虚》小说初版封面。《宾虚》书的作者卢·华莱士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军将领,战时阻退过南军对华盛顿的进攻,战后又成为审理刺杀林肯案的法庭成员,但今人却认为其“副业”写作成就更高,其中代表作便是《宾虚》。
《宾虚》故事从小说时期起便具有浓郁的基督教气息,否则他不会得到教皇利奥十三世的赞美。但5部电影均未完全忠于原著。
八卷本的《宾虚》小说故事极其庞大,概括主线故事如下:
1,耶路撒冷新任总督的部下,护民官米撒拉凯旋回到故乡,见到了儿时好友宾虚。身为犹太人的豪门旺族,宾虚的言行在自己民族中具有一定的分量。米撒拉希望利用宾虚的影响力控制犹太人的思想,让犹太人臣服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但宾虚不肯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同胞,两个好友就此决裂。
2,新任总督带领部下巡街,宾虚家屋顶上的一块瓦片不巧松落,正砸到总督马前。米撒拉误以为是宾虚有意行刺,遂将宾虚全家以谋反被定罪。
3,宾虚被卖到军舰上开始了长达3年的奴隶生活。他在船上碰到了耶稣,耶稣给他一碗水喝,并鼓励他活下去。而宾虚的家人其母及妹被打入监牢,在那里染上麻风病。
4,一次军舰遭遇海盗被击沉,宾虚救出了舰队司令官阿里士,并被阿里士收为养子一同受到了罗马大帝凯撒的接见。宾虚勇猛顽强,被阿里士培养成了竞技场上优秀的角斗士。但宾虚并没有沉醉于奢华的生活和荣誉中,在他心里没有比找到家庭的其他成员以及向米撒拉报仇更重要的事情了。
5,宾虚告别阿里士回到耶路撒冷,令米撒拉既惊讶又妒忌,于是向宾虚挑战战车。在比赛场上米撒拉多次暗害宾虚,最终自己却重伤在车轮下。
6,宾虚在伊底亚姆酋长的营地里再次遇到耶稣,他认出后者曾在船上给他生的希望。宾虚受洗成为基督徒。耶稣治愈宾虚家人的麻风病。宾虚见证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意识到人生有比复仇更重要的事。
1925年版《宾虚》海报。在1925年版电影中:
小说情节1保留。
小说情节2改动为“宾虚在自家的楼上观看欢迎队伍,无意中将屋顶上的瓦片碰落下去”。
小说情节3、4、5保留。
小说情节6改动为“多年以后,宾虚的母亲与妹妹不幸患上麻风病,这时耶稣降临,宾虚母亲与妹妹的病被治好了,终于得以相聚”。
在1959年版电影中:
小说情节1保留。
小说情节2改动为“新任总督带领部下巡街,宾虚的妹妹在屋顶观看时不慎将瓦片碰落砸到总督”。
小说情节3、4保留。
小说情节5改动为“在比赛场上米撒拉多次暗害宾虚,最终自己却命丧车轮下”。
小说情节6则改成“宾虚始终没有找到家人,他确信他们已经丧生。而事实上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在狱中得了麻风病,被送到了麻风谷。深爱宾虚的老管家的女儿埃斯塔最后把事实真相告诉了宾虚,宾虚找到了家人,家人却不愿走出麻风谷面对外界的鄙视。此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为世人受过,宾虚发现耶稣就是他在危机时刻的救命人。宾虚被耶稣的言行所震撼,复仇的火焰逐渐平息,内心也趋于平静。而宾虚家人的麻风病也在此刻奇迹般的康复了”。
2016年版《宾虚》剧照,宾虚祈求米撒拉释放他的家人。到了2016年版电影中:
小说情节1大部分保留,但“两个好友关系并未破裂”。
小说情节2改为“宾虚妻子埃斯塔的族人迪斯马斯,在宾虚家楼顶的露台上暗箭行刺总督未果”。
小说情节3保留。
小说情节4改为“一次军舰被希腊叛军击沉,舰队司令官阿里士战死。宾虚成为唯一的幸存者,他被伊底亚姆酋长所救。伊底亚姆成为他的导师和恩人,教导他驾驭战马车的技术”。
小说情节5保留。
小说情节6改为“虽然赢得了胜利,但宾虚牵挂着米撒拉的伤势,也盼望着与家人的团聚。实际上,早在宾虚重返耶路撒冷之时就被前罗马军官德鲁赛斯告知,其家人并未死,但宾虚却发现母亲和妹妹患上了麻风病。此时,埃斯塔告诉宾虚,耶稣被抓。宾虚试图给游街的耶稣一碗水喝,但遭到了罗马士兵的殴打,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时,大雨倾盆而下,宾虚家人的麻风病奇迹康复。伊底亚姆出钱赎回宾虚母亲和妹妹的自由身。最后,宾虚与米撒拉和好了,他们跟随伊底亚姆离开耶路撒冷。”
按照2016年版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的说法,他之所以改动小说情节2,让作为罗马军官的米撒拉,最后是迫于高层压力,不得不以叛国罪处置宾虚一家。“这个变动,将兄弟的矛盾由头直接引向他们所代表的不同阵营,揭示个人命运在动荡的时局下只能被操纵的无力状态。”
这一改动看似合理,但却在人物塑造上,让米撒拉完全立不起来,观众无法信服,米撒拉为何如此果决处置宾虚家人,要知道电影从一开始就在强调米撒拉对宾虚妹妹的爱,然后这条线索戛然而止。2016年版弱化阿里士这条线,个人以为也是非常不成功的尝试。
2016年版《宾虚》中战马竞速一段,让看得人血脉喷张。尽管本人对2016年版剧情改编十分不满,但不可否认,新版仍有其优点,尤其是战车竞速这场戏,电影科技的发展,使得这段十几分钟的戏,拍得让人血脉喷张。
可惜的是,此次内地上映的版本又是删节版,2016版电影在美国放映时长为2小时05分,但内地版本缩减到了1小时54分。原本以为删去的是血腥暴力场面。但进了电影院才发现,所有涉及耶稣的情节都被删除了,这造成了观众的观影困扰,比如得了麻风病的宾虚家人是怎么痊愈的,再比如宾虚怎么就和米撒拉在片尾策马奔腾起来,难道他俩突然意识到彼此相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