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历史尘灰  >> 正文

山西大同一唐代纪年砖墓资料公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山西大同智家堡唐代纪年砖墓的发掘资料。该墓中有砖雕仿木结构,附带耳室,同时还出土墓志一合,据志文可知墓主为官宦之后,对于研究该地区丧葬习俗及唐代职官制度、里坊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发掘区位于大同市昌宁街与友谊南街交会处。本次共清理北魏、唐及明清墓葬104座,包括唐代墓葬58座。其中,编号M90的墓葬为唐代砖室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和耳室组成,坐北朝南。

  在墓室东侧小平台上有一耳室,为主墓圹向外掏洞而成,平面近长方形,拱形顶,入口砖砌,内部为土洞。从目前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大同地区唐代墓葬形制始终以土洞墓为主,砖室墓很少,M90附带耳室的建筑形式,更是该地区的首次发现。此前,山西唐墓附带耳室的砖室墓仅出现在太原和长治地区,且墓主几乎都有官职在身,可见耳室配置是一种身份的体现,也是山西地区唐墓用来区别等级的一个显著标志。

  该墓共出土器物6件(组),包括塔形陶罐、枭首壶、铜带饰、铁刀、铜钗等。根据现有发掘资料来看,大同地区的唐墓中,随葬品数量与种类相对较少,但大多有塔式罐和枭首壶组合出土。这种组合方式在该地区中晚期唐墓中较为固定,并一直延续到辽代早期的墓葬中,具有典型的时代与区域性特征。

  另外,在出土器物中有1合墓志。根据墓志可知,M90为夫妻合葬墓,墓主人祖上三代武职。在唐代,夫妇“同穴”而葬是极为盛行的丧葬习俗,被认为是合乎礼法的丧葬形式。因此,在墓志中多出现“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地,礼也”“合葬有礼”或“礼自周公”的句式。

  根据此次考古项目负责人介绍,M90的发掘,为研究该地区丧葬习俗以及考古断代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和标尺,墓志中提及的官职、地理名称等,也为研究唐代职官制度、里坊制等提供了新的资料。此外,墓室中的砖雕仿木结构,可作为补充地面木构建筑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丨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王跃军 王曦)

相关新闻
多件文物遭毁损、档案外流,台北故宫博物院称:虚心检讨改进

央视新闻引用台湾媒体报道,台当局监察机构昨天(16日)就台北故宫博物院多件文物损毁一事提出纠正,并要求台当局行政机构督促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检讨改善。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贵典藏众多,然而据此前媒体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分别在2021年2月3日、2022年4月7日打开文物包裹后发现“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破损;2022年5月19日整理文...

高科技加持 文物“嗨起来”

“妇好”青铜鸮尊的用途是什么?“利”青铜簋铭文中的“岁鼎”二字何意?这些,都能在中华文明云展上找到答案。   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新成果,中华文明云展试点30日上线。该试点以“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夏商西周时期为主要内容,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带领观众沉浸式观展,并对部分精品文物活化展示。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华文明云展。(网络截图)   事实上,...

澳大利亚向我国返还流失文物艺术品与古生物化石

记者25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地时间10月25日上午,经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举行仪式,接收澳方向我国返还共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举行仪式,接收澳方向我国返还共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 国家文物局供图   此次...

福州清代书画家卓孝復文物“回家”

12日,一场文物捐赠仪式在福建博物院举行。84岁的卓以瑛女士及其堂弟卓以钧,将两件由美国带回的文物和一些家族老照片无偿捐赠给福建博物院。这两件文物来自卓以瑛和卓以钧的曾祖父——福州清代诗人、书画家卓孝復,分别是卓孝復参加殿试时所写的策对以及他与妻子曹氏金婚时的手写...

瑞士向我国返还5件文物艺术品

记者8月2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瑞士相关部门举行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仪式,向我国返还5件文物艺术品。   据介绍,此次返还的文物艺术品包括4件陶瓷器及1枚钱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是继2014年12月返还1件汉代陶俑以来,瑞士第二次向我国返还文物艺术品。(来源:新华社 记者施雨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