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历史尘灰  >> 正文

浙江余姚发现汉六朝时期聚落遗址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日获悉,在浙江省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地块的考古发掘中,该校操场区域新发现的遗址为汉六朝时期余姚县城外一处聚落居址。考古发掘还原了水井、灰坑等生活遗迹,出土了类型丰富的陶瓷器遗物,为研究这一时期余姚江流域的居民饮用水问题提供了翔实案例。

  据余姚县志记载,位于余姚江南岸梨洲街道的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是宋至明清时期余姚县学宫所在地。2023年4月至7月,为配合学校扩容改造工程项目,在报批国家文物局同意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

  相关人员介绍,考古显示该遗址的时代以汉代为主,保留了部分六朝时期的地层堆积。操场垫土层里包含大量汉至明清时期的陶瓷片及建筑材料,部分宋至明清时期的板瓦、瓦当、砖雕以及石质柱础。此次发掘共清理灰坑65个(其中铜钱窖藏坑1个)、灰沟6条、水井8口、柱洞群2处、墙基1处。

  汉代遗迹的发现有灰坑、灰沟和建筑遗迹。其中,H48灰坑中除少量陶片外,还难能可贵地保存了竹编、葫芦、橡子等植物遗存,尤其是大量橡子铺满了整个坑底,厚度近半米。

  六朝时期遗迹的发现则以铜钱窖藏坑和水井群最为重要。其中,铜钱窖藏坑共出土铜钱796枚,钱文主要为五铢,包括西汉五铢、东汉五铢,另有少量磨郭五铢和极少量的半两、货泉、布泉和大泉五十。水井共计6口,有土坑井、陶圈井、砖井和陶圈组合井、砖井等,出土有兽面纹瓦当等建筑材料。此外,砖井中出土有青铜连枝灯盏、青瓷盅等,以及1682枚铁钱。(来源:光明网;记者曾毅、通讯员韩宇雯)

相关新闻
马来西亚发现千年前古寺庙

中新社吉隆坡9月23日电 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局22日宣布,在该国吉打州发现一座距今约1200年的佛寺遗址。文化遗产局官员称,这是2020年以来该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这一遗址位于吉打州布章谷的Bukit Choras遗址区。地处马来西亚北部、邻近泰国的吉打州曾属于古吉打王朝统治,布章谷地区留有丰富的古吉打王朝历史遗迹。Bukit Choras此前已被马来西亚政府列为历史古...

陕西发现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墓

记者19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咸阳市发现了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墓,出土陶俑等随葬遗物146件(组)。   宇文觉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街道北贺村,墓址所在区域为北朝至隋唐时期高等级墓葬的集中分布地。发掘表明,墓葬地表原有围沟,围沟内仅一座墓葬,居于中部偏北的位置。墓葬坐北向南,为斜坡墓道带四个天井的单室土洞墓,南北水平总长5...

福州考古有哪些重大发现?背后有哪些故事?

罗汉山遗址发掘现场。市考古队供图 历史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了解历史,离不开考古。1991年,在习近平同志推动下,福州建立了文物保护“四个一”机制(即一个局、一个队、一颗印、一百万元),在全国率先成立市级文物管理局,建立考古队,要求城建项目立项需加...

青海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发现3228座先秦墓葬

新华社西宁8月28日电(记者白玛央措、耿辉凰)记者28日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联合考古队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该遗址三片墓地共有3228座墓葬。考古专家认为,这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墓葬数量最多的墓葬群。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是一处既有居址又有墓地的诺...

中国已知最早陶排水系统在平粮台古城遗址出土 距今约4000年

中国考古学家对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出土陶排水系统的最新研究表明,该排水系统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是中国已知最早陶排水系统,可能是先民对环境危机的早期社会和环境适应策略,体现出一个史前社会进行集体水管理的早期案例。 2014-2019年,考古人员对平粮台城址进行持续性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