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历史尘灰  >> 正文

辽上京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首次确认宫城位置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举行的首届辽上京文化论坛上,专家介绍,辽上京遗址考古取得系列新突破。

  辽上京考古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辽上京考古队,从2011年起通过考古调查、钻探和发掘,首次确认了辽上京宫城的位置和规模。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平面呈近方形,东、南、西各辟有一门,目前未发现北门。通过对宫城四面墙体的局部试掘和解剖,初步掌握了宫城城墙的营建做法、形制结构及其年代。

  同时,首次发现并确认了皇城东门、宫城东门、宫城内一组东向的大型建筑院落,及贯穿其间的东西向道路遗址,呈东西向轴线布局。皇城东门和宫城东门均为一门三道格局,皇城西门和宫城西门、宫城南门均为单门道,宫城东门外大街的宽度至少是南门外大街的2倍。这些新发现从考古学上证明辽上京城曾存在东向为尊的情况,推进了对辽上京城址平面布局和规划理念的研究。

  考古队还了解到,城门主要分为以皇城东门、西门为代表的过梁式城门和以宫城东门为代表的殿堂式城门两种。进一步对多种类型遗址的发掘,获得了研究辽代建筑的形式、技术及其源流发展等难得的考古资料。

  特别是,考古队根据出土遗迹和遗物,确认了西山坡是一处辽代始建的佛家寺院遗址,位置重要、规模庞大,是当时辽上京城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位于中央的大型塔基,出土大量精美写实的泥塑佛教造像,引起国内外多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这对重新认识辽上京皇城布局和沿革,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重要遗物编年断代,也有新突破。”董新林说,辽上京遗址包含辽朝、金朝和元朝早期不同时段,是属于古古叠压的大遗址。以往学者很难分清辽朝和金朝的瓦当。考古队通过勘探和发掘,较全面地了解到皇城内原始的地形地貌和地层堆积情况,获得一系列地层关系清晰明确的瓦当和瓷器等重要遗物,可初步建立一些遗物的年代序列,为推定遗址时代建立基础,有效推进对辽上京城址营建、发展、废弃等历史演变过程的认识。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先后建有5京,辽上京是辽朝营建最早、使用时间最长、最重要的首都。(来源:新华社 记者贾立君)

相关新闻
2023年厦门公众考古月活动走进厦门版“茶马古道”

台海网6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黄奕琳 刘彦玫)“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家乡厦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热爱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昨天,结束连续5天的田野考古实地体验行程,年龄最小的参与队员陈舒昕意犹未尽地告诉导报记者。“2023年厦门公众考古月”是厦门市首个面向公众的...

考古也这么“卷”?近百市民争相报名体验!15名考古体验员明日出发

台海网5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黄奕琳)连续5天,体验田野考古调查、学习考古知识;考古月期间9次活动全勤……这些“严苛”的报名条件,并没有“劝退”厦门人对考古的热爱。   厦门首个面向公众的考古体验活动——2023年厦门公众考古月一经启动,便吸引了近百位市民报名。日前,15名“考古体验员”名单出炉。   明天开始,活动将带领15名“考古体验员”走进...

“2023厦门公众考古月”活动本周末走进厦门版“茶马古道”

台海网5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刘彦玫/文 陆军航/图)考古“大咖”在厦开讲。上周,厦门市博物馆连续举办4场考古主题讲座,受到爱好考古市民的热捧。   这4场讲座同时拉开了“2023厦门公众考古月”活动的序幕。这个周末,活动即将带领15名“考古体验员”走进位于厦门同安的前格半岭古道,开展为期5天的田野考古体验。   据悉,“2023厦门公众考古月”是厦门...

河北邢台发现明代正德年间石碑 刻有完整“宗支图”

新华社石家庄5月8日电(记者刘桃熊)记者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文保部门获悉,当地工作人员近日在该区河郭镇赵牌村发现一通明代正德十六年所立的石碑,碑文全称为“明故迪功郎陕西鞏昌府宁远县丞南和赵公墓表”,距今已有502年历史。   新发现的古石碑为青石材质,高130厘米、宽75厘米、厚22厘米。该碑两面书文,碑阳文字字体为行书,共854字,字迹清晰流畅,由奉议...

“靖远”舰出水文物在保护修复中重焕“新生”

兰栋正埋头用刻刀剔除一件文物表面的锈蚀物。 赵晓 摄   中新网济南3月17日电 题:“靖远”舰出水文物在保护修复中重焕“新生”   记者 赵晓   刻有鱼纹的烟斗、带图案的金色纽扣、48厘米长的船构件……记者17日走进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利用实验室,实验室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