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1日在线上召开,通报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张家川圪垯川遗址、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
浙江余姚施岙遗址 国家文物局供图
此次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发掘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规模古稻田遗存,年代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其中良渚文化古稻田发现了由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的路网,以及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确认了面积为750、700、1900、1300平方米左右的4个田块。出土陶釜口沿、鱼鳍形鼎足、石刀、石犁残片等,一条残损的独木舟被垫入田埂之中。稻田堆积中检测出较多水稻小穗轴、稻田伴生杂草等,水稻植硅体密度远高于一般古代稻田的认定标准。施岙遗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稻田,证明了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深化了对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的认识。
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发掘史前岭南随葬品最丰富、等级最高的墓葬之一 国家文物局供图
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是一处石峡文化聚落遗址,包括居住区、墓葬区等多个功能区。在墓葬区发掘66座墓葬,可见一次葬、二次葬和迁出葬现象。随葬陶器组合以鼎、盘、豆、壶、罐为主,玉器有琮、钺、环、玦等,以玉钺为最大宗。墓葬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化,高等级墓葬普遍随葬玉器,其中M16随葬品超过140件,包括5件玉钺与2件玉环。岩山寨遗址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对于深入研究石峡文化与良渚文化的互动、岭南地区先秦聚落形态演变以及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