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历史尘灰  >> 正文

4.1亿年前这条鱼,长得咋像古代兵器三叉戟?(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图为4.1亿年前云南曲靖早泥盆世布拉格期长吻三歧鱼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盖志琨供图

  研究人员介绍,长相如此“奇特”的三歧鱼并非游泳好手,多栖息在海底。但在我国四川、云南以及越南发现的化石表明,这种鱼可以进行上千公里的长距离迁徙。它们是如何做到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此次发现长吻三歧鱼的云南曲靖,恰好处在四川到越南中间,为研究三歧鱼的南北迁徙路线提供了重要资料。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4.1亿年前游动的“三叉戟” 中国科学家在云南曲靖首次发现长吻三歧鱼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6月1日发布消息说,该所盖志琨副研究员联合山东科技大学、曲靖师范学院等,最新在云南曲靖“古鱼王国”首次发现4.1亿年前游动的“三叉戟”——“长吻三歧鱼”化石。   这是继今年2月发现目前所知鸭吻鱼科最原始的成员——4.1...

2.44亿年前的“盘州暴鱼”:“粗犷凌厉”且“凶狠”【组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团队最近在贵州省盘州市研究发现2.44亿年前一种大型的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化石,命名为“盘州暴鱼”,它代表了疣齿鱼科迄今最古老的化石新证据。   徐光辉研究员向记者展示介绍“盘州暴鱼”化石。 孙自法 摄   徐光辉研究员4月7...

在找到这块化石前,这一植物已“漂泊”百年

约3亿年前,靠近赤道的一片热带雨林地区发生了一场火山喷发,火山灰将所有植物封存起来。如今,当年的大陆已经漂移到内蒙古乌海市。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军领导的一支国际团队在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的“植物庞贝城”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整的瓢叶目植物化石,并确认其为种子植物的姊妹类群——前裸子植物的一员。相关研究成果3月9日发表于美国...

古生物学家发现并确认中国最大恐龙足迹点

中外古生物学家携手合作,发现并确认四川省昭觉县三比罗嘎恐龙足迹点二号点为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恐龙足迹点,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足迹至少有933个。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在线发表于国际地质学期刊《地学前缘》上。   四川昭觉的恐龙足迹发现于昭觉三比罗嘎的一处铜矿内,位于白垩纪早期飞天山组碎屑岩中的多个陡倾的岩面上。化石点从北向南延伸...

长乐机场海关查获限制性出口古生物化石

台海网10月19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近日,福州海关所属福州长乐机场海关首次在出口C类快件渠道查获古生物化石。该批化石共1个(2片),经鉴定为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早期满洲鳄头骨化石。  福州长乐机场海关查获古生物化石。福州海关供图   据福州长乐机场海关介绍,福建某公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