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个5·19中国旅游日 追溯元代旅行家汪大渊足迹
不该被遗忘的东方马可·波罗及其海上传奇之旅
在中国历史上,他是徐霞客之前一位伟大而神秘的旅行家。
他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马可·波罗”,然而人们对19岁之前、30岁之后的他至今一无所知。
让我们姑且隐去他的姓名,先在此罗列他举世公认的一系列创举——
◎他是以亲历者身份全面详细记载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地中海等沿海国家和地区风土人情的第一人。他以一介布衣之身,踏浪远游,向世人真实展现了辽阔的世界海图。
◎他是平民中海路游历范围最广的中国人,足迹遍布印度洋、波斯湾、红海、非洲东岸等,几乎走遍半个地球。
元代《泉州志》主编吴鉴在为他的书作的序中说:“少负奇气,为司马子长之游,足迹几半天下矣。顾以海外之风土、国史未尽其蕴,因附舶以浮于海者数年然后归。”《辞海》断言:“就清中叶以前有姓名可知的中国航海家而论,其游踪之广远,汪氏当居前列。”
◎他是郑和下西洋最直接的先驱,对郑和航海的影响很大。郑和团队的重要成员马欢对所有航海著作的评价中,对此人的评价最高。
◎他以民间观察者的身份,客观呈现了中华民族对外和平交往的历史。他说:印尼人每年期盼着中国商船能去他们的地方;菲律宾人说,中国人谈好价格后,就会始终信守承诺,从不爽约;文莱人最喜爱中国人,碰到喝醉的中国商人就会扶他回去等等。虽然寥寥数语,却以普通人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和善友邦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他真实记载了台湾、澎湖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当时台湾属澎湖、澎湖属泉州晋江县,盐课、税收归晋江县。这是17世纪之前中国对台湾岛最详细的历史记载。
◎他明确记录了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咽喉部位,自古就是华侨的聚居地,这是关于新加坡重要的历史记载。
◎他详细记载了澳大利亚的风土、物产,是关于澳大利亚最早的文字记载。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澳大利亚是地球最末之岛,称之为“绝岛”。在他到澳大利亚后近200年,欧洲人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一块大陆。
◎他第一次对外国的气候特征按照冷、暖、热、凉、温进行分类,对季节、降雨,各地土壤、树木、农作物、工艺技术等都作了记录,其中记载的植物25种、动物21种、商品27种,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资料。
◎他是第一个提出具有现代海洋法权的“大陆架”概念的人。当时在其专著《岛夷志略》中,他用的是“地脉”的概念,“海外之地,与中原地脉相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
……
今天,在南昌市青云谱区的汪大渊广场,伫立着元代大旅行家汪大渊的铜像,他目光如炬,注视远方,又一次把我们带进了历史。南昌汪家垄那雄浑粗犷、激荡人心的排工号子《南昌城南掌故多》在人们耳畔回荡:
“南昌城南掌故多,将军渡口波连波,嘿!
象湖源上风光好哟,嗬!施家尧去划龙舟啰,嘿!
王老丞相来迎接哟,嗬!相府千金坐花楼啰,嘿!
汪家垄住航海客哟,嗬!漂洋过海到夷洲啰,嘿!”
梦想
少负奇气,眼界超越了司马迁
汪大渊,字焕章,这个“字”出自《论语》:“焕乎其有文章”。看得出来,汪大渊的父母对儿子寄予的期望很大。
聪明好学的汪大渊在少年时期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少负奇气,为司马子长之游”。特别是他读了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后,对这两部记载国外风物人情的地理著作尤为痴迷。
“两位前辈因为有官职在身,不能亲自游历,却能在任期内通过采访汇集、编著这样的大作,我置身事外,了无牵挂,何不亲自去踏访海外诸国,著就一部亲历亲闻的著作呢?”汪大渊在心里叩问着自己。“再说,司马迁、玄奘这些人主要是在陆地上游历,还没有人踏浪浮海去周游世界。好,那就从我开始吧!”
于是,踏浪出海、远游世界的种子便深深地扎根在这位少年的心底,梦想诞生了。
爱玩是人的天性。汪大渊的玩比较特别,除了爱读书外,他特别喜欢旅游。当时,他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泉州——“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这个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地方时刻吸引着这位青年。
终于有一天,汪大渊告别了家人,沿赣江上溯,前往自己向往已久的目的地泉州。
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五湖四海的各色人群摩肩接踵,操持着各种语言,中外商品琳琅满目、堆积如山。港湾里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小船只,蔚为壮观。于是,泉州成为汪大渊改变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成为他进入蓝色大海的起点——他将从这里出发,去远游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