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徐谓礼文书吸引了极大关注 奚金燕 摄
中新网金华5月24日电(记者 奚金燕)24日,“南宋徐谓礼文书”在浙江省武义县博物馆首次公开展出。这是目前中国国内出土的最为系统完整的宋代“官员档案”,完整地展现了南宋一个普通官员从低层到中层的仕宦履历和官场百态,更展示了南宋时期的官僚制度、政务运作和社会风情,堪称独一无二。
南宋徐谓礼文书纸张保存完好,字迹如新 奚金燕 摄
完整记录南宋官员“升迁记”
走进武义博物馆内的原件陈列室,昏暗的灯光下,10多卷文书整齐有序地摊开摆放在恒温恒湿的展示柜里。虽然已经过去了800年,但纸张上的字迹依然清晰,令人叹服。
记者了解到,徐谓礼文书共有17长卷,各卷长度不一,共计长32.2米,宽约39.5厘米。文书分为告身、敕黄、印纸三种类型,共有4万余字,数量最多的就是印纸,合计80则,共13卷。据考证,印纸此前只见于宋代的文献记载,徐谓礼的“印纸”是首次得见的实物,且内容丰富、类型众多,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南宋徐谓礼文书真迹 奚金燕 摄
“告身”,是南宋官员阶官的“任命状”,由三省宰执签署;“敕黄”,即官员的“差遣委任状”,由尚书省签发,用黄色绫纸书写,故而得名;“印纸”,则可以理解为官员的“业绩考核表”。当时,官员上任,由上级部门颁给一张印纸,记录着该官员任内的考核内容(称为“考课”),作为日后考核的依据。
根据文书的内容,可以描绘出徐谓礼这个“官二代”一生仕宦的“形迹图”。
徐谓礼出生于1202年,字敬之,武义县人。他从政30多年,从九品的承务郎到从六品的朝散大夫,中间经历了13个官位的阶梯。1254年,卒于“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的待阙期间,走完了一个南宋普通官员的典型人生。
徐谓礼文书随本人葬于距武义县城5华里的龙王山麓,历经800多年,直到2006年左右被人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