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历史尘灰  >> 正文

南宋徐谓礼文书首次展出 完整重现宋代“官员档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南宋徐谓礼文书吸引了极大关注 奚金燕 摄

中新网金华5月24日电(记者 奚金燕)24日,“南宋徐谓礼文书”在浙江省武义县博物馆首次公开展出。这是目前中国国内出土的最为系统完整的宋代“官员档案”,完整地展现了南宋一个普通官员从低层到中层的仕宦履历和官场百态,更展示了南宋时期的官僚制度、政务运作和社会风情,堪称独一无二。

南宋徐谓礼文书纸张保存完好,字迹如新 奚金燕 摄

  完整记录南宋官员“升迁记”

  走进武义博物馆内的原件陈列室,昏暗的灯光下,10多卷文书整齐有序地摊开摆放在恒温恒湿的展示柜里。虽然已经过去了800年,但纸张上的字迹依然清晰,令人叹服。

  记者了解到,徐谓礼文书共有17长卷,各卷长度不一,共计长32.2米,宽约39.5厘米。文书分为告身、敕黄、印纸三种类型,共有4万余字,数量最多的就是印纸,合计80则,共13卷。据考证,印纸此前只见于宋代的文献记载,徐谓礼的“印纸”是首次得见的实物,且内容丰富、类型众多,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南宋徐谓礼文书真迹 奚金燕 摄

  “告身”,是南宋官员阶官的“任命状”,由三省宰执签署;“敕黄”,即官员的“差遣委任状”,由尚书省签发,用黄色绫纸书写,故而得名;“印纸”,则可以理解为官员的“业绩考核表”。当时,官员上任,由上级部门颁给一张印纸,记录着该官员任内的考核内容(称为“考课”),作为日后考核的依据。

  根据文书的内容,可以描绘出徐谓礼这个“官二代”一生仕宦的“形迹图”。

  徐谓礼出生于1202年,字敬之,武义县人。他从政30多年,从九品的承务郎到从六品的朝散大夫,中间经历了13个官位的阶梯。1254年,卒于“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的待阙期间,走完了一个南宋普通官员的典型人生。

  徐谓礼文书随本人葬于距武义县城5华里的龙王山麓,历经800多年,直到2006年左右被人挖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厦门地名中的“祥 霞 美”可能曾是“上 下 尾” 莲坂可追溯到宋代

台海网5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近日,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开通,全国界桩信息、历史地名信息向公众公布。本报记者联系相关部门挖掘厦门界桩故事,16日刊登的《厦门最老界桩127岁了》讲述了古界桩的历史。   事实上,厦门的地名本身也极具特色。本期报道,记者将从公开库中的历史地名出发,发掘厦门地名特色,并采访相关专业人士,了解厦门各类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演...

我国古代饮食文化在宋代达到一个高峰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在杭州,按照苏东坡传授所烹调的东坡肉仍是杭州的一大名菜。研究显示,在苏轼生活的宋代,我国古代饮食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16日举行的“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美食与优雅生活”论坛上,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发布了《优雅的美食与美食的优雅——关于美食与优雅生活的研究报告》。研究会会长胡坚介绍说,研究发现,宋代...

“亚洲棉”两千年前传至岭南 宋代广州人早早用上棉被

古代画家笔下的亚洲棉。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肢体暖如春。”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中的几句。诗人倾情赞美的对象是在今人眼里十分平常的棉被,身居高位的白老爷子,居然因为“一觉醒来,脚丫还是暖的”而惊喜不已,难免让人感慨古人生活的不易。据学...

对宋朝历史为何有多样解读(史家笔墨)

宋代历史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段特别的记忆。随着不同时期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的不同,人们对宋代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1279年南宋灭亡以后,元世祖忽必烈诏令修辽、金、宋史。但忽必烈之后,历经数朝却迟迟未能成书,主要原因是为以辽、金为正统还是以宋朝为正统争论不休。直到元顺帝时丞相脱脱裁定“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才使修纂得以顺利进行。元朝对宋的...

“永乐大典本”宋代佚诗文的价值

【项目成果】   作者:史广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典本宋代诗文文献搜集、叙录、整理与研究”负责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永乐大典》乃明成祖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卷帙繁富,“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传者,转赖其全部全篇收入”。所以从此书取资,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