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大开眼戒  >> 正文

香港故宫:崭新地标见证大国建造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畔的西九文化区,一座类似古代器皿方鼎的巨型建筑面朝大海昂然矗立,金色外观在阳光下分外抢眼。

  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合作建立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下称“香港故宫”),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内地以外的首个合作项目,将成为香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崭新地标。

  香港故宫三面环海,占地约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座7层高的博物馆大楼。项目于2019年4月24日正式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于今年年底完工并全面交付,明年年中对公众开放。

  这意味着,北方深宫国宝有了南国新家。南北两个“故宫”,一个凝聚了古代匠人的智慧,一个展现着大国建造的风采,隔空遥望,共同守护和传承中华文明。

  致敬传统

  香港故宫整体外形借鉴中国传统器物“上宽下聚,顶虚底实”的美学特点,呈现出方鼎的独特造型,营造出一种稳定而厚重的历史感。

  设计有多独特,施工就有多难。说起建设过程,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故宫项目负责人王勇用了六个字:过五关斩六将。

  “上宽下聚”体现在建筑结构上就是一个高倾角的斜墙,最大斜墙的斜度达到1:3。近距离站在“方鼎”前,记者立即感受到这斜墙带来的视觉冲击。“整个博物馆大楼共有4组组合结构柱支撑高达4层的悬挑结构,铁板厚度达100毫米,仅钢铁用料就超过480吨。”王勇说,每个接驳位置需要4组工人连续烧焊12个小时才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外墙大面积使用清水混凝土,即墙面直接以混凝土示人,不再做任何装饰面,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古朴质感。“这个工艺对各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比如平整度、色泽以及孔洞的密实度。混凝土本身颗粒很粗,想做到特别平整很不容易。”王勇说。

  香港故宫借鉴了很多北京故宫的设计元素,比如正门的10扇门,每扇门上都有每排9个共9排门钉;门前地面上的20多块透光玻璃板,布局和弧度都模拟故宫门前的金水河。“用这些元素与北京故宫呼应。”王勇说。

  走进主楼,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参照北京故宫空间设计最大特色的中轴线概念,将中轴线水平递进的空间布局巧妙转换成垂直递进,从而构成了三个朝向不同角度的中庭空间,将不同楼层连成一体。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数字故宫”吸引观众【图】

9月7日,观众在故宫博物院展位参观。   9月2日至7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位于国家会议中心展区的故宫博物院展位,运用数字技术再现故宫的建筑工艺、历史典故等内容,吸引众多观众参观体验。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9月7日,观众在故宫博物院展位观...

“故宫里的海洋世界”多媒体展在厦展出

台海网6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上午,由故宫博物院及招商文化出品的“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沉浸式多媒体综合展”在厦门莲福美术馆开幕。展览以故宫院藏清代《海错图》为蓝本,运用视频、动画、游戏、交互等多种手段,在三维空间里还原古代文人眼中妙趣横生的海洋生物世界。展览将持续至8月底。 据介绍,《海错图》的作者聂璜在康熙年间游历了河北、天津、...

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对鼓浪屿成典范充满信心

台海网5月9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昨天下午,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三十周年系列文创产业活动暨厦门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孵化器开馆仪式举行,文创界大咖云集。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应邀以“文化遗产的大众传播”为主题进行演讲,他说,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大家开始意识到,要捍卫人类生存的空间,应该更多锁定祖先留下的智慧,因此对于世界文化...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要来了!项目总投资超19亿元

3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原则同意所报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项目总建筑面积按照102000平方米控制,项目总投资按照197795万元控制。(来源:中新网客户端)

揭秘故宫太和殿:楠木从何而来?装修有何深意?

如今,很多人走进故宫博物院,依然会被紫禁城中华美、大气的古建筑震撼,其一砖一瓦,都凝结着工匠们的无数心血。   作为紫禁城中体量、等级都无出其右的建筑,太和殿也一直很受关注。在最近的热门书《太和殿》里,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讲述了有关太和殿的历史、故事,从细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