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沧州12月5日电(记者 陈林 艾广德)在《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故里河北沧州,一些书法艺术工作者正在重抄《四库全书》。
图为在抄写《四库全书》。 翟羽佳 摄
这部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丛书,共收录书籍3500多种,7.9万卷,分装3.6万册。因全书按古代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故名“四库”。
重抄“巨书”,并非易事。抄写者陈雅鹏说,他除工作外,精力几乎都在抄写上了。翻看一沓沓纸张,卷面干净,字体劲秀飘逸、古朴雅致。
图为《四库全书丛编》有关负责人员在查看抄写情况。 翟羽佳 摄
一年间,他用小楷抄写超千页,但他不知道还需抄多少年,只希望坚持:一是有很多书法家“同行”,二是学习经典文化。记得上一次超一年的抄写,还是重抄家谱,这也是这位老教师苦练楷书的初衷。
现年57岁的河北省书协会员张克祯,研习碑帖数十载。他笑言尽管“眼神不好”,也未“缺席”此次抄写。已参加抄写《四库全书》的200多人中,有国家、省、市等各级书协会员,也有“民间”写小楷的高手。
他们重抄经典,源于河北省文联主持开展的《四库全书丛编》项目。这是一项集编纂、整理、勘误、缮录于一体的重大学术工程。
从事《四库全书》研究超30年的知名学者、作家何香久,担任项目总编纂。此前他曾独著或参与编写多本相关书籍。他说,由于《四库全书》太大,河北现在整理抄录和重新修订的,是“直隶著述”部分。抄写者主要以河北为主,也有其他省份,仅这部分完成预计也要至少4年。
何香久也感觉“压力很大”。从试抄起,就有人担心其半途而废劝他放弃,也有质疑人工手抄的意义。此间他又因生病住院,“身体大不如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