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霞将多年来对江南饮食文化的观察与探索集结一册:从江南菜小史到当地人文风貌,从饮食习惯、烹饪特点到美食掌故,既拜访名师大厨,集结到诸多佳肴,也流连于乡野田间,收录了民间朴实的农家菜和街头小吃。
江苏扬州,古城里挂着风干的咸鱼。出版方供图
狮子头、桂花糖藕、四喜烤麸、西湖醋鱼、水晶肴肉、素响油鳝丝、腌笃鲜……150余道经典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被不动声色地安放于饮食文化和历史之中。
谈到这本书,扶霞希望它能让读者领略江南地区及其菜肴的特色, “这是丰饶多样的江南, 光凭一本书, 远远不可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这里的美食。然而,我希望自己搜集和写下的这些菜谱和故事, 至少能为你打开这个非凡美食之地的一扇门。”
她在《鱼米之乡》中提到,江南菜以精巧雅致和淡然平衡著称,厨子们偏重突出食材的本味,不会过度调味抢其风头。很多当地人都觉得江南菜达到了完美的平衡,特别健康,又十分亲切,能吸引八方食客。
据介绍,《鱼米之乡》成书的过程考据了古籍和研究资料,每道菜都有属于它的起源故事。比如,红烧肉还叫慈母菜,相传是一位母亲盼望科举归来的儿子所做出的菜,传说第一道梅干菜焖肉产生于明朝,是著名画家徐渭在穷困潦倒时发明出的吃法……
借此,扶霞与当地丰富的食物历史记忆对话,寻觅饮食背后的城市历史与人文风貌,她将菜谱、故事、风土人情都融汇到这本“江南之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