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读无用书  >> 正文

学者40年作50余万字《萧红大传》……从这里读懂一代才女(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萧红的《生死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作为萧红研究的顶尖学者,季红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传记文学作家,她的著作《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获1988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对着人类的愚昧》荣获首届“萧红研究奖”。《萧红大传》是继《众神的肖像》(1994年)、《浮沉漂流记》(2015年)之后,季红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本书。这是她潜心萧红研究四十年的最新成果,以女性的视角切入,贴近了另一个才女深广的心灵世界,与传主的两颗心灵高度的精神契合,从而呈现给读者一个更加真实、立体、鲜活的萧红形象。这也是《萧红大传》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的萧红传记的关键所在。

  纪念萧红诞辰110周年暨《萧红大传》新书分享会日前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界的几代著名学者:赵园、孙郁、杨联芬、袁权、姚丹、郭娟等,与大家一起透过萧红那些悲悯而充满灵性的文字,走进萧红“天真”而多舛的人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郁指出,在现代文学发展历史里面,萧红的存在的确是一个奇迹。她早期没有受过那种严格的现代教育,可是她衔接了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好的传统,她以自己敏感的生命捕捉力和她的审美经验,她捕捉到存在的隐秘。其实她表现的是一个被囚禁在现代生活困境里的人如何反抗这种绝望,反抗这种奴役的生活,而且她呈现出个体的生命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所以她这个命运超过了意识形态的范围,更有深广的延伸性在里面。这是萧红今天被我们不断言说、不断被叙述的很重要的原因。“这本书是打开萧红世界的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季红真坦言,传记必须得综合对照各种资料,才能够理解萧红所处的特殊历史情境,她的所有挣扎、奔逃、无奈和奋斗,我们才能够理解。“我们要超越一种道德主义的视角,必须把它还原到具体的历史情境里。比如各种偶然性,如果没有‘九一八’,日本不入侵的话,她人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汪恩甲他们家反对这个婚姻,已经要解除婚姻,汪恩甲还一往情深,而且她还怀了他的孩子,她可以当一个贤妻良母,汪恩甲家很有钱,而且后来到欧洲留学,完全可以把她带到欧洲,她经历的很可能是像林徽因这样的人生。‘九一八’开始了,东北沦陷了,她未婚夫失踪。而失踪的原因,以前我们知道一些,后来他的隔代人、他的儿媳妇和他的堂侄女回忆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东北这个地区的历史实在是太复杂了,比任何地区的历史都要错综复杂。”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萧红大传》这本书的学术价值,认为此书厘清了萧红一生中诸多的模糊之处与疑点,书中的诸多内容如对萧红的身世背景的考察、对汪恩甲身世以及神秘失踪的考辩,对萧红研究中的相关史料的爬梳与鉴别,全书“无一处没来历”的求真精神,存疑与开放的叙事结构、学理逻辑,都显示出了极高的学术涵养,对于推动萧红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功莫大焉。(来源:中新网 记者 应妮)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专访余男:高冷OR花瓶 不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

余男不是一个话很多的女演员,既不会延伸性地回答问题,也不会讨巧媒体进行附和性的“自我发挥”。在接受专访前,她显得很沉默。访谈间的气温有些高,一身优雅白衣的余男,习惯性地张开手扇了扇风,简单地吐出三个字“开始吧……”   她说之所以接拍电影《引爆者》是被女主角身上...

绿色文明祭扫观念渐深入人心 鲜花环保祭拜受欢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文洁、梁超仪、伍君仪 通讯员印锐   清明假期首日,天气晴好,祭拜活动也开始出现“小高峰”。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市民开始选择更文明、环保的拜祭新方式。例如,银河公墓就设置了专门的无烟拜祭区,另外,鲜花拜祭作为一种比较环保的方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市民选择。   设无烟拜祭区 鲜花拜祭受欢迎   昨日早上,前来扫墓的市民已...

谈萧红:很会利用他人 疑似谋杀亲子

“这个房间怎么这么热的啦,你把章老师热死了。”上周的一天下午,章小东接受笔者专访,坐下没几分钟,58岁的章小东嚷起来。出版社陪同的工作人员倒也不紧张,笑着找遥控器,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章小东已经出了三本书,她的前两部小说《火烧经》、《吃饭》出手不凡,闪烁着充满异数的才华,心直口快的她的最新著述《尺素集》煞是好看,简直“口无遮拦”地记述了她眼...

萧红曾和萧军比赛写作速度 10天写57页稿纸

核心提示:虽然是借着骂来表达爱,萧红却依然是不领情的。她急着和萧军比赛写作的速度,她十天的时间写了五十七页稿纸。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赵瑜,原题:《萧红曾和萧军比赛写作速度 10天写57页稿纸》 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与萧军的爱情苦旅更是曲折传奇。近日,...

萧红被称为“30年代文学洛神”

萧红及其著作 萧红像。“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 近日上映的电影《萧红》,被指“只见八卦不见萧红”,八卦情事远远盖过萧红的文学成就。事实上,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不可复制的天才女作家。 与在影视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