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读无用书  >> 正文

四卷本《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全部出齐(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找节奏

  用“镜头感”表现中国“武侠滋味”

  张菁用料理来比喻《射雕英雄传》的翻译,“就像是一份中式炒面,现在要用西餐的材料来尽量还原它的味道。”有些“食材”世界通用,比如爱情、打斗,但有些内容却完全不同,如何让英文读者尝到同样的武侠“滋味”,是张菁思考最多的。

  作为一部武侠小说,如果打斗场面不够精彩流畅,自然会失去许多韵味和阅读体验。张菁选择将影视文化作为翻译的切入点。“很多西方人虽然对武侠小说十分陌生,但多多少少都看过一些武侠电影,”张菁告诉记者,“比如李小龙的电影、李安的《卧虎藏龙》等等。我们也希望利用英文本身的节奏,将文字风格往影视感觉上去表达。”张菁认为,金庸先生在写作时用到充满镜头感的描述方式,因此,在翻译时,她们也会利用英文中的快词与慢词营造出打斗时的快慢节奏。例如发射暗器时的描写,慢一些的可以译为“sail through the air”,飘一点的是“drift through the air”等。

  抓细节

  学太极理解金庸武功招式

  为了能翻译出金庸先生笔下精彩又酣畅淋漓的打斗场面,张菁特地去学习了太极,现在已经练了好几年了。张菁说,学习太极之后,她对武侠招式的描述有了更加具体的认知,“比如‘大海捞针’,有‘捞’这个字的招式,大多是攻向下盘,而‘推窗望月’则是向上打。”有了太极的基础,张菁对于打斗场面的认知和想象也更加具体。为了能让英文读者也能想象得到,张菁在翻译时也会补充一些细节。“既要将场景描述得完满刺激,又不能拖泥带水,写得太多,”她笑称,“毕竟书中的人物都在天上用轻功利落地飞来飞去,我们译者的文字也不能在地上爬来爬去啊。”

  对中国读者来说,金庸所描写的武侠世界可谓十分熟悉,而对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英文读者来说,很多情节却是陌生和难以理解的。例如杨康在比武招亲中赢了穆念慈,当众搂住她,脱下她的绣花鞋。穆念慈因此对杨康芳心暗许,想要与他成亲。中国读者所熟知的“男女授受不亲”“非礼勿视”等等传统概念,西方读者却难以理解,这是张菁在开始翻译时没有想到的。为方便读者理解,英译本在导言中交代了宋、辽、金之间的战争与纠葛,对历史事件和中华文化特有的概念也做了文字注释。

  反响

  英文读者期待《神雕侠侣》

  对于英译版《射雕英雄传》,英国《卫报》将其比作中国的《指环王》和《权力的游戏》。自2018年第一卷出版以来,英译版《射雕英雄传》得到了许多英文读者的好评,许多人表示“一口气读完”。对此,张菁表示,能让英文读者体验到中国读者阅读金庸小说时的畅快,是对译者最大的肯定。在英国亚马逊上,73%的读者对第一卷《A Hero Born》给予了五星好评,今年3月25日新推出的最后一卷《A Heart Divided》也已有读者给出五星好评,并表示,“几天就读完了,期待《神雕侠侣》!”

(来源:北京青年报;文/记者 张恩杰 实习生/王润祺 统筹/刘江华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为写武侠小说 厦门一退休会计自创棍法

张树民正在写作。   台海网4月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退休前,张树民是一名会计,整天跟数字打交道,在这岗位上一干就是40年。退休后,他开始沉迷于文学创作。近三年来,他在《湘江文艺》《文艺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数十篇。   退休后再续文学缘   首篇作品就在期刊发表   ...

金庸逝世一周年:先生虽逝 侠义永存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30日电(袁秀月)2018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廿二,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去世,享年94岁。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去年今日,襄阳城为金庸点亮烛光,无数读者在网上表达追思。参演金庸小说改编影视剧的演员们,也以角色之名送别大师。   金庸葬礼上的那副横联“一览众生”,表达着他对芸芸众生的体察。犹如他的两支笔:一支写...

“金庸武侠”台北“华山”论剑

新华社台北6月26日电(记者何自力 石龙洪)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笔下的快意江湖,在读者心中播撒下“武侠梦”的种子。26日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开展的“金庸武侠——华山论剑”,催生读者梦想发芽。   展览依天下“五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分为五区以及忆金庸区,包括历经一甲子的金庸小说首刊连载报样、绝版书真本、书信、墨宝、倚天剑、屠龙刀等百件...

朱立伦说蔡英文像周芷若:现在有“女魔头”的感觉

台湾前新北市长朱立伦今日(26日)上午参观“金庸武侠-华山论剑”特展,他用小说中的角色比喻现实中的政治人物,他说自己最喜欢乔峰,但回家后像郭靖。除此之外,他还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比作“由文青转为魔头”的峨眉派传人周芷若。 朱立伦(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综合台湾“东森新闻网”“联合报”等媒体6月26日报道,朱立伦在接受采访时称,“我自己比较...

如何赓续武侠小说的文化记忆?

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武侠小说显然走向末路了,但武侠的情感结构则可能散入新兴的通俗文化之中,变换了模样和气质,而依稀绵延,赓续流播。   前不久读到一位哲学教授写的批判武侠小说的文章,大致的意思是,武侠小说代表一种停留于原始“互渗律”层次上的幼稚思维方式,它基于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性观,弥漫于民众思想深处,是对主客相分的健全常识的遮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