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城》书封。爱心树童书供图
该书责编李浩介绍,作者将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古诗文整合到书中。如:统编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书中作者巧借李白的名篇《把酒问月》,让李白与从月宫飘落的仙子对舞,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帮助孩子理解课本《嫦娥》中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所隐含的复杂感情。除此之外,书中还巧妙融入了近三十首其他必备古诗词,如《春晓》《咏柳》《赠孟浩然》《村居》《江南》等。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儿童文学作家黄加佳在创作该书时参考了《新唐书》《旧唐书》和《论语》《唐摭言》等多部史料,同时结合诸多出土文物如十二生肖俑和“论语玉烛”酒筹筒。在保证史实准确的前提下,将三位主人公摇身一变:悠悠戴着滑稽的幞头,小布丁穿着高腰石榴红长裙,田田眉心贴着花钿,在长安城的各个不同的“坊”间出入。不仅叙述了长安城的地理风貌,还能够帮助小读者理解历史上唐朝长安城的“坊市”制度。
书中,三位主人公早晨在平康坊吃着唐朝的早点,下午和李白前往安上门看热闹的斗鸡大战,晚上探查十二生肖俑的真面目。通过将小读者代入到唐朝长安城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吸收大量看似难以记忆与理解的古代文化常识。
黄加佳坦言,每写到一个情节的时候都会想唐朝人有没有这个说法。例如,在讲到《唐诗三百首》的时候,她就灵机一动,这虽然是清朝人编的,唐朝人并不知道,但可能小读者看着也会觉得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书中还有一段小孩穿越过去跟诗人李白等一起赛诗,每人说一句关于月亮的诗。一个现代小孩怎么能赛过李白呢?书中,主人公背了一首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用宋词来压唐诗。“我这么设计,是想如果让他作为诗词的使者,把那么美好的宋词引到唐朝,让唐代大诗人欣赏一下也是挺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