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读无用书  >> 正文

更好传承弘扬古琴音乐遗产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日前,《世纪绝响——阿炳传世乐曲》和《丝桐神品——古琴(1950—1970)》两套专辑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音响档案珍粹”项目成果,标志着学术音响资料的整理与保护迈入新阶段。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是我国重要的艺术资料信息中心。其中馆藏7000小时的中国传统音乐音响档案,199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世界的记忆”(Memory of the World),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此次出版的阿炳乐曲,是1950年杨荫浏、曹安和等学者赴无锡采访民间艺人阿炳的原始录音;古琴专辑则包括1956年全国古琴普查录音及其他馆藏古琴音响资料。

  《世纪绝响》所收阿炳传世的6首乐曲,世人并不陌生。在此之前,不仅有1952年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编的阿炳曲集,更有1951年中央人民广播器材厂出版的唱片,以及后来多家单位复制发行的阿炳原音作为音响参考。

  《世纪绝响》“后记”介绍,本专辑出版经历了修复钢丝录音机、制作新磁头、处理杂音噪音等技术流程,力求最大限度重现阿炳演奏的高清原声,为学界提供保留更多历史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为保存录音资料的原始性,整理者对于琵琶曲《龙船》中的一小段音频缺损,并未擅自作任何修补与嫁接,充分体现出对前辈艺术家和学者工作的尊重。

  这是“自杨荫浏对阿炳录音以来,首次从原版钢丝录音带转录,并且6首乐曲全部呈现的阿炳遗音”。此次在高科技手段保障下原版遗音的严谨整理,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欣赏体验——二胡曲《二泉映月》中主题与变奏的沉郁顿挫和激越飞扬,《听松》中散板引子蕴含的雷霆万钧之势,琵琶曲《昭君出塞》的激愤与悲痛,《大浪淘沙》的隽永洒脱和哀而不伤,都在《世纪绝响》专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把二胡、一把琵琶奏出的几近乐队的震撼效果,使人充分领略到阿炳二度创作的精湛功力,专辑的音响品质远胜于前。

  同时发行的《丝桐神品——古琴(1950—1970)》专辑,对于古琴艺术传承和学术研究,同样意义重大。上世纪50年代,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研究所、广播事业管理局共同组织古琴采访小组,査阜西、许健、王迪三人组分赴全国各地,采访琴家、采集琴曲及与古琴相关的文献、器物等资料,共录制了86位琴家演奏的262首乐曲,总时长近2000分钟。这是一次具有学术里程碑意义的采录,传承数千年的古琴音乐,因此而获得系统整理;所录制的200多首琴曲,也是首次以音响为载体的大规模保存。这次古琴采访的意义,恰如音乐学家田青先生所言,“它就是那个在许多民族口头传说中最终延续了人类与人类文明的‘葫芦’里的‘葫芦籽’”。本专辑收录并首次公开出版的274首琴曲,不少都来自当年的古琴采访录音,另包含部分馆藏其他珍贵古琴音响,成为延续“古琴艺术”这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生命的“葫芦籽”。

  《丝桐神品》专辑共10卷30张CD,是近年来人民音乐出版社单件乐器音像体量最大的一套出版物。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曾指出,现存传统音乐有三大宝库:七弦琴(即古琴)的遗产;南北曲与各种地方剧曲音乐、说唱音乐;各地古传的“特性乐种”。这是中国音乐历史长河流淌至今,人们仍可听闻的古乐遗音。

  如何发掘这项珍贵的琴乐遗产?至少有两方面学术工作可以开展。首先,沉睡于古籍中的3000多个不同传谱的600余首琴谱,亟待琴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努力,潜心“打谱”研究,《丝桐神品》专辑为打谱复原古琴音乐提供了重要参考。其次,每首琴曲的不同传谱,既有流派特色,也含时代特征。探寻600余首琴曲的旋律母体,以及各琴曲传谱的衍展手法和结构原则,揭示传统琴乐的多样化形态构成和艺术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溯流而上,探寻特定时期中国音乐的构成元素,是更好传承弘扬古琴音乐遗产,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学术课题。此次出版的10卷本早期琴乐音响,为学者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范本。

相关新闻
古人为何如此热衷雅集?

时下,沪上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以雅集的形式推出,将书画、曲艺、文玩、鉴赏、茶道、画艺等诸多雅文化元素融为一体。而在故宫博物院前不久举办的“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中,有不少展品以表现雅集为主题。乾隆不仅亲自临摹那些表现文人雅集的经典画作(《临宋人西园雅集...

唐代古琴“清角”奏响华夏正音

70位琴者现场共同演奏《祝福祖国》摄影/本报记者 汪震龙   5月25日,“清微澹远——中国古琴文化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三号临展厅开展。展览开幕现场,70位琴者共同演奏《祝福祖国》,观众在琴乐悠扬的园林中沉浸式地感受古琴魅力。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展出11件(套...

古琴名家名曲演奏会在厦门举办

台海网5月1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江小聪)5月9日晚,由厦门终南书院主办、以“琴韵真音 弦弄南风”为主题的古琴名家名曲演奏会在厦门举行。   此次古琴演奏会,终南书院除了特邀中国琴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博士生导师赵家珍教授的五位入室弟子,包括终南书院创始人田蕾、张家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派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孙海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进高校:将古典艺术审美带入校园

中新网合肥4月16日电(刘浩 余皓)“琴在汉文化乐器中地位崇高,素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琴棋书画,四艺琴为首,中国文人一直将其视为高雅的代表。”15日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艺术金陵派传承人桂世民在合肥工业大学开展“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并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