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历史语言学、东方学与语文学
韩儒林先生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蒙元史家,而且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中亚语文学家,他创立的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曾是一个杰出的蒙元史和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学术训练基地。吾生也晚,未能得到韩先生亲传,但于此近十年的耳濡目染,对“审音勘同之学”亦有很深的体会。当时,我即把韩先生所传的这套独特的学术方法直接理解为语文学。除了“审音勘同”,南大元史室当时所倡导的学术方法,即以解读多语种文献资料为基础,上穷碧落下黄泉,尽可能多地发现和利用一切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它们进行细致扎实的实证性的历史研究,这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语文学学术方法。
或正因为我在南大元史室接受了这些语文学的基础训练,所以当我后来去欧洲留学,转攻藏学博士学位时,我并没有感觉到在学术方法上有任何的隔膜与违和。西方传统的东方学研究学科,如汉学、藏学或者佛学等,本质说来,它们不过就是汉语文学、藏语文学和佛教语文学,都以语文学为最基本的学术方法。即从解读相应民族、宗教的语言和文献入手,进而研究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而韩先生在南大元史室建立的学术传统与西方的东方学传统本来就一脉相承。西方之东方学研究的语文学传统最终被打破,是二战以后区域研究在北美的崛起。区域研究不再以一个民族和地区古代的语言和文献,以及宗教、文化传统为重点,而更重视对它们现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当汉学被中国研究,或者佛学被佛教研究取代的时候,传统语文学即被一种兼容了人文与社科的跨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的学术方法所取代。
今天看来,把以“审音勘同”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语言学直接与语文学画等号不尽妥当,我们有必要在这二者之间做出谨慎的区分。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特别是英国学界也曾长期将语文学与历史语言学等而视之,而这种以历史语言学为重头大戏的语文学即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中国,它在傅斯年先生等学术领袖们的倡导下,开创了中国近代人文科学研究的新风尚、新气象。近代人文科学研究之建立的重要标志就是以一种准科学的历史的和语文学的研究来取代传统的神学的/经学的和哲学的研究。于上个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民国学人们普遍认同这种学术路径,语文学占据了人文科学的核心位置。1928年傅斯年先生于中央研究院率先创建历史语言研究所,其原意应当不只是要建立一个同时研究历史和语言的专业研究机构,而是要建立一个用历史的和语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历史和哲学/宗教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