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始终是历史小说的底线
《夏姬传》是柳岸“春秋名姝”系列小说之一,四部传记体小说分别写了春秋时期不同时间段内的四位传奇女子,通过她们的经历,串联起春秋历史。
不过,在写古代人物时,很多作家都无法回避一个讨论:“历史真实”和写作中需要的“文学虚构”应该如何平衡?也经常会有读者表示,有些作品最终呈现的人物现象和史料记载差别比较大,一时难以接受。
作家柳岸。受访者供图
《夏姬传》同样面临着类似问题。柳岸说,“首先,我们得清楚‘写作需要’是什么?历史真实始终应该是历史小说的基本底线”。
她分析,一般来说,小说传播的受众要比历史资料更广泛,“我写作的目的是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了解历史,抑或在艺术的享受中传承文化。‘写作需要’不能违背大的史实”。
在书中,史料中有记载的部分,包括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柳岸都依据史实架构。在不涉及史实的部分,比如细节、人物心理等,则运用文学技法进行合理虚构和想象,让人物更加丰满。
虽然是描写的是古代人物,但柳岸说,《夏姬传》以及“春秋名姝”中其他几本,都是在现代生活的元素之上,根据史料的记载而复原的场景和故事。
“比如,夏姬作为女性,面对大的变故如何应对?我作为叙述者,只能把自己想象为夏姬:面对灾难悲苦,面对生死离别,该如何抉择?而我想象的空间,只能是现实生活的经验。”柳岸也说,“我对历史的感悟、对世事的体察等等,都会在作品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