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带来全新工具
内容修订走出纸面
如何让这个90岁高龄的《牛津英语词典》在数字时代重获生机,编纂者必须做点什么。
数字时代给辞典编纂者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新的工具——语料库语言学出现了。在过去,传统的辞典编纂模式通过整理并依据已知的单词及其注释,寻找证据证实编纂者认为的词义。但如今,以计算机为主导的语料库语言学要求编纂者通过数字技术批量获取人们真实使用着的语言,比如社交网络用语等,并以此为依据来编纂辞典。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一名主管兴奋地说,辞典编纂与语料库语言学资源结合,“可以实现一些不一般的事”,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目前为辞典提供原材料的语料库所包含的词汇远远超出编纂者最疯狂的想象。整理包含特定词语的短语,可以让编纂者“解开”这个词不同的涵义,观察一个词如何被“误用”,可以发现它的词意重心正在变化。在俚语专家、《牛津英语词典》顾问乔纳森·格林看来,长期以来俚语词典编纂者追踪词汇的不同使用形式的梦想如今终于通过即时交流软件和语料库实现了,甚至他们几乎可以在新词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就及时跟上进度,将其编入词典中。
从与技术“联手”发现新词起,《牛津英语词典》的编纂就走上了一条数字化道路。编纂团队也逐渐意识到,随着更多线上词典竞争对手的出现,《牛津英语词典》的出版也不能再依赖于“慢一步”的纸张印刷,只有借助网络才能实现词典的时时更新。从2000年起,《牛津英语词典》的全部内容修订走出纸面,开始以在线形式呈现,按季度更新,每次更新包含数千个修订过的词条以及数百个新词。
但即时在线更新并不意味着所有新词都会被收录,仍然希望确保自己权威地位的《牛津英语词典》并不愿意被潮流牵着鼻子走,在他们看来,即便在数字时代收录一个新词依然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作为规定,一个新词依然需要“存活”5年时间才会被收录进在线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因为一旦它被收录进了词典,就不会被删除。
牛津大学出版社全球业务总裁及词典部总裁卡斯珀·格莱斯沃尔已经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工作超过20年。从纸质图书印刷到现在的在线词典,他亲眼见证了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历史,也见证了整个科技演变的过程及其对行业带来的影响。“我们并不是想要把纸质的字典变成电子的词典,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希望词典的内容和使用,能够融合在语言学习的过程当中。”格莱斯沃尔说。团队也开始与美国硅谷的一些科技公司合作,将团队搜集到的所有语料交由科技公司转换为智能语言数据,并开发成各种应用程序,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数字产品和服务。
步入数字时代的《牛津英语词典》依然没有放弃印刷版的想法。“我们会完成的。”《牛津英语词典》现任总编辑迈克尔·普罗菲特坚持道,再版这个大部头的“高龄”词典可能要等到2037年。(翟桂叶 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