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读无用书  >> 正文

在线更新适应数字时代 90岁《牛津英语词典》“变”中求生(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民晚报 翟桂叶 玖田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遭遇数字时代挑战

  纸质词典举步维艰

  但在内行人看来,这个大部头的《新英语词典》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1928年第一版完成时,A至C的词汇是在将近50年前编纂的,早就不符合当时英语语言发展的最新趋势。其他条目依托的科技知识也落伍了。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修订。

■ 方便快捷的网络词典大行其道 本版图片 GJ

  1933年,《新英语词典》第一次增补版出版,同时它也有了新名字《牛津英语词典》。1972年至1986年,第二次增补分四卷出版,新增了共计6.93万多项新词条。1989年,汇集了初版和增补本、20卷的第二版《牛津英语词典》问世。现如今,第三版的修订工作仍在进行过程中。

  然而,编纂英语词典是一项永远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除了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人口,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从西印度洋群岛到东非,再到威尔士英语、印度英语、中式英语……英语已经成了一门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的“混合语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网络的流行更加速了这门语言的变化,就像“snowflake”这样一个简单的单词也开始“涉足”更多的领域,甚至你根本无法看出“千禧一代”这个意思与“snowflake”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在不同地区、不同媒介中使用的英语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彼此交织,每年都会有大约7000个新单词出现。因此,当1989年3月《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出版时,有人抱怨说它根本不是什么“新版”词典,只是一个换了排版方式的、早就落伍的旧版词典。

  而现在,当人们需要查询某个单词的意思或者使用方法,纸质版的词典或许已经不再是首选,更别提大部头的《牛津英语词典》了。打开电脑,登录谷歌或者维基百科之类的搜索引擎,一查便可知晓;有时你甚至只需要冲着苹果手机上的Siri或者智能音箱大喊一声,便能得到答案。纸质词典的销售濒临崩溃,实体书的出版商纷纷合并或走到了尽头。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完全可以通过操作智能手机来查找词义,那为什么还要拿起一本书呢?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数字赋能,活化古籍善本

据媒体报道,自2019年起,我国将在10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开展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其中,数字化保护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藏着千百年的经验智慧,传扬着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皈依。2008年至今,国务院陆续公布了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些年的“古文热”“经史...

网络牵线 修英语修来了跨越海峡两岸的爱情

台海网5月20日讯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林静娴)2008年的某一天,连通了北京与多伦多的网络,牵起一段跨越海峡两岸的情缘。“我大学时是英文专业,裕庆在加拿大生活多年,因为表姐介绍,我原本想着先和他交个朋友,看能不能提升英文能力。谁知,我们自始至终都是中文交流。”河北姑娘李...

智能秒批让审批像网购一样方便 “数字化”助力漳州政务提升效率

台海网5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晓琪 实习生 洪婷婷 文/图)上网办老年人优待证,比网购还快;下载个漳州通APP,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查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还能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审批、商品房预售许可等各项业务……   5月8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闭幕,漳州市参...

数字化保护让文化遗产“重生”

超10亿个数据点的留存,最大程度还原巴黎圣母院面貌——   数字化保护让文化遗产“重生”(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孙亚慧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座由玻璃幕墙包围的透明展室,文物修复科的修复师在这里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各式仪器设备,对文物进行拍摄测量。   新华社记者 李一...

泉州:数字化技术+百米唐卡长卷 再现“海丝”胜景

新华网福州4月29日电(王雄)4月28日,泉州“海丝”唐卡百米长卷创作工程正式启动。该作品将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艺术的绘画形式,再现古代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与社会风貌,并通过3D技术,让画中情景和人物“动”起来。   据介绍,“海丝”唐卡百米长卷创作脉络以泉州母亲河晋江为线,自西北九日山向东南泉州湾发展,并延伸至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以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