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读无用书  >> 正文

澳大利亚作家马库斯·苏萨克经典著作《偷书贼》出版 以文字力量战胜孤独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偷书贼》图书封面。 出版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刘旭)澳大利亚作家马库斯·苏萨克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偷书贼》近日由新经典文化推出,讲述了一个关于文字力量的故事。

  本书作者澳大利亚作家马库斯·苏萨克于1975年生于悉尼。代表作《偷书贼》在国际上广受欢迎,2013年由好莱坞改编为同名电影。苏萨克则凭借此书于2007年获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普林兹奖。

  《偷书贼》的故事采用了一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视角--它以“死神”的视角开始讲述。“死神”数次与同一个女孩擦身而过,见证了她的成长。

  这个叫莉泽尔的女孩生活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九岁时和弟弟一起被送往寄养家庭,而后弟弟却不幸病死在火车上。在埋葬他的荒原上,莉泽尔捡到了一本对她意义非凡的书。来到慕尼黑贫民区的寄养家庭后,莉泽尔渐渐发现书的诱惑比食物更难抗拒,忍不住开始偷书。书中的世界帮助她熬过了现实的苦难,她也开始为藏在地下室的犹太人和在防空洞避难的邻居读书,安慰那一颗颗惶惶不安的心。

  因其感人肺腑的力量,《偷书贼》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10年之久,被译为40余种语言,并由《唐顿庄园》导演执导同名电影,入围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纽约时报》评论道:“这个故事将改变你的生命。莉泽尔展现出一种无可置疑的人性希望,在战火、贫困、残酷的环境中可以仰赖的希望。”

  有评论指出,《偷书贼》令我们看到文字的强大与人性的闪光之处,更重要的是,它给予我们信心,相信即便在最艰难的绝境里,人类也可以选择保持高贵与坚毅,不向孤独和恐惧屈服。有读者和评论界人士将《偷书贼》与《解忧杂货店》以及《追风筝的人》相提并论,感慨此书展示出文字战胜孤独和恐惧的强大力量。(完)

 
相关新闻
爱书但又买不起 台男偷42间图书馆

爱书却又没钱买书怎么办?上图书馆是个好方法,但台北市一名蔡姓男子,却在5年内偷遍“双北”(台北市、新北市)42间大小图书馆。   今年8月,台北警方接获台北市图书馆东园分馆报案,逮到一名偷书贼。警察到现场发现,36岁的蔡姓男子被人目击没办理借书手续就要离开,馆方人员检查蔡男随身包,发现了6本撕去感应磁条的馆藏图书。   随后警察前往其住家搜索,发现...

偷书贼 偷书网络卖 7年赚千万

台海网12月8日讯 据《中国时报》7日报道 偷书做无本生意,7年营收破千万元(新台币,下同)!台湾一名34岁男子萧文嘉,大学肄业后不务正业、偷遍各大书局,将书以原价6折放上网络卖,7年来逾50间店受害,有些长期失窃数量过多,店长被记过、减薪、领不到年终奖金,甚至关门大吉。  外表斯文的萧文嘉,从台北偷到高雄,背登山包每次可得手20本,用2个网拍账号以原价6...

新竹市一男子当偷书贼 年入百万比正职还赚得多

台海网2月1日讯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在台湾新竹市一电子公司任职的吴姓男子,涉嫌在网络上接单之后,再到书店窃取订单指定的书籍,大作“无本生意”。因比市价低,还免运费,广受网友好评,一年多来获利120万元(新台币,下同)。警方循线逮到吴男后,依窃盗罪嫌将他函送新竹地检署侦办。   34岁的吴姓男子自2010年起在网络上接单,买家在网络上下单订书后,...

偷书贼:莉赛尔人群中寻找马克斯

马克斯·苏萨克 著 孙张静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07年8月 1943年4月,汉斯·休伯曼回家后的前九十七天都十分顺利。许多时候,他一想到在斯大林格勒战场上的儿子就陷入沉思,但他希望儿子也能像自己一样幸运。回家后的第二个晚上,他在厨房里拉起了手风琴,他要信守诺言。厨房里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