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把玩文字  >> 正文

汪曾祺《聊斋新义》被誉“维护了白话文的尊严”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今年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聊斋新义》新书故事会9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该书由汪曾祺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改写,被该书策划人、著名编剧史航誉为“在文言文面前,真的维护了白话文的尊严”。

  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聊斋新义》是汪曾祺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改写。新作保留了古代笔记小说的叙事特点,削弱原著中传奇性的情节,使其不再只是简单的奇闻异事的记录,堪称对蒲松龄原著难以超越的“故事新编”,开“新笔记体小说”之先河。

  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子汪朗认为,父亲汪曾祺独有的清新质朴的语言魅力,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改写《聊斋》再合适不过。“新书对原著‘小改而大动’,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变得清晰明了,从现代人的哲学观念、审美视角,注入更多的生命意义和人性的幽微曲折,即便是细致微小的情节也能引人深思。”

书封。供图

  作为《聊斋新义》的特邀策划人,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坦承自己是《聊斋》的“铁杆粉丝”。他特意为这本书作序:“我最喜欢《捕快张三》,那是除了汪曾祺谁都写不出来的。”

  在对比不同版本的聊斋时,他列举出很多新书中改写的故事。“《蛐蛐》中的儿子为了帮助父亲摆脱官府欺压,化身成为一只蛐蛐,但在结局最终死去,无意增加了小说的悲伤色彩;《双灯》中丫环对二小说‘我喜欢你,我来了。我开始觉得我就要不那么喜欢你,我就得走了’,这种超越旧时世俗的婚恋观在当下社会也毫不过时……”汪曾祺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颠覆、重构、提升了聊斋原著故事,让这本古代小说充溢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异魅力,散发出更多时代新义。

  从六朝到明清时期,民间流传有很多魔幻故事,蒲松龄的《聊斋》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著名学者、传记随笔作家止庵觉得《聊斋》在汪曾祺的改写下,成就出了一个生趣盎然的世界,“将古代汉语转化为简洁明了的现代汉语,人与妖的阴阳世界不再变得冲突、对立,故事的总体脉络没有多大变化,却更注重生活化和哲理性,从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

  活动临近尾声,现场的读者仍然意犹未尽,纷纷举手提问,三位嘉宾一一予以回答。(完)

相关新闻
摩擦之下,世界贸易势力版图正被改写……

参考消息网7月13日报道 日本媒体报道称,当前,贸易摩擦持续,在此背景下,世界贸易网正在明显改变。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10日报道,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中美贸易摩擦给全球贸易趋势带来变化。 报道称,有数据显示,从对中国出口来看,在农产品和燃料领域,供应国的格局明显改...

知网被判侵权汪曾祺作品 文著协首起维权案胜诉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2日电(记者 宋宇晟)知网又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被判侵权。   日前,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以下称“文著协”)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下称学术期刊公司)、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公司)侵犯汪曾祺作品《受戒》著作权一案...

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影印本首发面世

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影印本首发面世   新华社沈阳4月29日电(记者 于也童)近日,辽宁省图书馆携手沈阳出版社首次对馆藏国家级文物《聊斋志异》手稿本进行高清原件扫描发行,让读者可跨越时空,一睹蒲松龄真迹。   《聊斋志异》始作于清康熙初年,历时四十余年成书。此手稿本是蒲松龄亲手誊抄的定稿本,现存半部,藏于辽宁省图书馆,是国家级文物。   此次出版...

历时8年打造 12卷本《汪曾祺全集》近日出版

汪曾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作长期以来较为分散,给学术研究和读者阅读带来不便。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历时8年编辑的《汪曾祺全集》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该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包括小说3卷、散文3卷、戏剧2卷、谈艺2卷、诗歌及杂著1卷、书信1卷,并附年表,共400余万字。   中国人民大...

网文改编影视剧盛行 是相得益彰还是毁了原著?

相得益彰? “毁了原著”?   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喜与忧 《南方有乔木》剧照 片方供图   从1998年到2018年,网络文学在中国走过了20年的历程,从最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到现在的《三体》等,日渐规范的网络文学不仅变革了书写和阅读方式,还成为影视剧的创作源头。以近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