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5日讯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智联招聘发布《2025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如何面对父母或其他长辈催婚的问题上,女性态度“更为强硬”,63.7%女性对婚姻制度持怀疑态度。
在讨论职场人心理健康问题是否与性别平等有关时,62.3%职场人认为存在相关性——女性中54.1%认为“女性更容易因性别问题产生心理压力”,同时13.5%认为“男性也面临因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心理压力”。而男性中认为女性更易有心理压力者占26.4%,认为男性身上存在因性别造成的心理压力者为30.8%。两个性别群体均认为自身的心理压力更大。
报告指出,38.8%的女性认为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占比高于男性的18%。原生家庭深刻影响着个体的成长轨迹,原生家庭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会通过代。际传递、社会角色固化、资源分配路径等机制持续影响个体发展,甚至强化社会层面的性别偏见。调研数据显示,38.8%的女性认为原生家庭中男性成员更受重视,仅有2.9%认为女性成员更受重视。而超过半数的男性则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完全平等”,有18%男性认为原生家庭中男性成员更受重视,大幅低于女性。显然对于“重男轻女”现象,女性的感受更深。
当前,很多未婚男女被长辈们“组团”催婚而困扰。在如何面对父母或其他长辈催婚的问题上,两性选择最多的都是“理解他们的关心,但坚持自己的节奏”,女性中有37.9%持此观点,男性中有28.7%。在女性中,选择“直接表达不想结婚的想法”者占22.9%,远高于男性(13.1%)。随着社会进步,女性越来越勇于表达情绪,直面与上一代的观念冲突。
未婚职场人中,女性不婚意愿者占比为12.4%,高于男性的7%。进一步探究不婚原因,63.8%的女性因“对婚姻制度本身持怀疑或否定态度”而不想结婚,占比最高,其次59.8%女性认为“婚姻不是当前优先事项”。而男性不婚的首要原因是“享受单身生活,不想被束缚”,持此观点者占49.1%。这种差异揭示了长期以来女性在婚姻中往往面临更多结构性不平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女性更加意识到自身价值,因此更容易对传统婚姻制度产生批判。
根据民政部官网披露的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数据,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157.4万对,下降了约20.5%。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改变。调研数据显示, 分别有40.2%的女性和40.6%的男性认为结婚最主要的目的是“与所爱的人携手共度人生”,比例持平,说明“为爱结婚”是当前的“主流思想”。仅不足2%的受访者认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为传宗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