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城市生活  >> 正文

葱苗添新绿,绘就赤湖喜悦“葱”景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金秋十月,正是大葱快速生长的季节。近日,记者在漳州市漳浦县赤湖镇后湖村的6000亩赤湖大葱生产基地看到,一垄垄成片的大葱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绘就出一幅喜悦“葱”景。

后湖村“赤湖大葱生产基地”

漳浦县是中国春季大葱主产区,全县大葱种植面积超5万亩,年产量超15万吨,保鲜大葱出口量约占全国的45%。10多年前,赤湖镇就是漳浦大葱最主要的产地,如今,“赤湖大葱”品牌已是众所周知,它的维生素含量丰富,食用、药用价值也较高,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去年赤湖镇的大葱种植面积就达3万多亩,是赤湖镇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

赤湖镇后湖村更是将赤湖大葱种植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使大葱种植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21年12月,后湖村因此上榜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2021年度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   

当天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后湖村委会。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后湖村“两委”干部陈桂月告诉记者,今年大葱市场行情特别好,后湖村有望获得大丰收,现在大葱还没有长到一半,就有“葱”商来预收购,一亩大葱可卖上万元,这还不包含以后摘葱的人工成本。

据悉,后湖村今年“赤湖大葱”面积达6000亩,其中种植20亩以上的葱农就有20多户。记者在葱农陈凤山种植的20多亩葱地上看到,一根根大葱正在吮吸着从一根根水管里喷出的清澈泉水,欢畅极了。

自动化“喷水”浇葱

资料显示,后湖村土地面积14平方公里,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属赤兰溪流域的丘陵地带,有3990亩农田和2630亩园地,其耕作层疏松,为大葱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今年后湖村的一片丰收“葱”景,不仅展示了葱农们的勤劳智慧,也体现了后湖村两委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所做的努力。   

郁郁“葱葱”的“赤湖大葱”

后湖村委书记、村主任陈志发表示,一直以来,后湖村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上,紧紧围绕“争先创优树标杆”发展思路,通过“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的联结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以“赤湖大葱”为农业主要种植产品,并鼓励和扶持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拓宽村民致富渠道。

目前,后湖村已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包括1个省级示范社和4个家庭农场,其中,漳浦县进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省级示范社,漳浦县赤湖镇长期家庭农场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此外,还有26个大葱种植专业大户,从业户数达850户,4200余人。葱农陈凤山就是后湖村大葱种植专业大户之一。   

漳浦县进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资料图)

此外,后湖村还同外地经销商通过签定承包协议的方式,探索出一种“经销商+农户”的创新联结机制,大大降低“葱”农的种植风险,调动“葱”农种植积极性,促进了赤湖大葱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赤湖大葱具有“高、长、脆、甜”的特点,今年全村大葱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产量约39000吨,总产值可达6000多万元,主要通过大宗批发、出口贸易进入山东、山西等国内市场,以及东南亚、日韩等国外市场,产值约3000万元。

“目前后湖村的‘赤湖大葱’种植产业一二产融合程度较高,鲜品、残次品都能充分发挥价值,同时初加工已颇具规模。去年后湖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3万元,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陈志发说,“‘赤湖大葱’品牌IP目前已完成创新设计,下一步计划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以更好更快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湖村“赤湖大葱”品牌IP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当地大葱产量并解决长期连作造成的品种、土壤退化问题,后湖村村两委及漳浦县进丰农机合作社技术员多方走访,最终引进了“高垄、密植、轮作”的种植模式。通过定期培土、提高种植密度和与包菜轮作的方式,既解决了大葱品质降低的问题,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漳浦县赤湖镇党委书记郑乾元表示,近年来,赤湖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力度,依托发展大面积种植大葱、胡萝卜、包菜等特色农产品,不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为大力发展后湖村‘赤湖大葱’产业,赤湖镇将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下一步,赤湖镇将积极打造‘赤湖大葱’区域品牌,提高产品价值,发展后湖村乡村游示范点,吸引周边乃至厦门、漳州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郑乾元说。(海峡导报记者 陈金龙

相关新闻
漳浦5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

台海网10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刘龙)10月11日,“创新创业·惠企利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漳浦专场)——“创新赋能,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漳州宾馆举行。   据介绍,漳浦近3年累计完成签约项目447个,总投资1201.5亿元。其中,重大项目55个,总投资1033.9亿元。累计完成规上企业研发投入16.09亿元,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家、省级科技小巨人...

漳浦公路分中心:30吨巨石拦路养护工人冒雨疏通

台海网10月1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刘龙 通讯员 邱六二)10月7日,在国道324线大南坂镇天福医院路段,一辆拖车因雨天路滑失控,撞到公路中间护栏,车上约30吨巨石掉落在公路上,占据两车道,造成公路交通严重堵塞。   当晚8时,漳浦公路分中心接到通知后,抢险组立刻到达现场,制定方案并调来大型吊车,将3块巨石逐一吊起运走。同时,4名养护工人分工协作,清扫碎石...

漳浦朝阳水库项目大坝填筑成功封顶

9月27日,从漳浦朝阳水库项目建设方面传来喜讯,该项目大坝填筑成功封顶,从大坝开工到封顶,建设团队仅用时8个月完成,比原计划提前3.5个月。标志着朝阳水库项目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9月27日上午,庆祝朝阳水库工程大坝主体填筑完成仪式在大坝坝顶举行。漳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朝阳水库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吴水跃出席仪式。漳浦县水利局、南浦乡、中国水电十六局...

漳浦高标准粮库仓容将达10万吨

台海网9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刘龙)近日,位于漳浦县赤湖镇的漳州市重点民生工程——漳浦县粮食储备库项目正式揭牌投用。   据了解,漳浦县粮食储备库项目于2023年4月1日开工,总投资11906万元。设计建设仓容5.16万吨,新建高大平房仓6栋以及综合服务楼、一站式服务中心、制氮机房等,总建筑面积21762平方米。新库的建成使用,标志着漳浦县高标准粮库仓容将达10...

漳浦县两大公路项目将于10月通车

连日来,漳浦县推进“四好农村路”、畅通“路网”建设捷报频传。眼下,漳浦县佛昙漳东线至沿海大通道连接线公路工程及湖西畲族乡至沿海大通道连接线公路工程均已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预计将于10月份实现全线通车。 笔者在漳浦县佛昙漳东线至沿海大通道连接线公路工程项目现场看到,路基、路面、桥梁及涵洞等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细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