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城市生活  >> 正文

可怕!出租屋里竟堆满了肉毒素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动辄千元,来历不明——揭开地下肉毒素黑色产业链

不到百元拿货,上千元卖给下家,到消费者手里要数千元,来源不明、存安全风险的肉毒素销往全国各地……前不久,甘肃省兰州市破获省内首例妨害药品管理案,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揭开行业背后的非法利益链条。

龚某出租屋内货架上堆放的肉毒素、水光针等产品。(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药侦大队供图)

出租屋里堆满了肉毒素

兰州市一处出租屋内,5层货架上摆满了肉毒素,上面没有中文标识,按照瓶身颜色不同被叫作“粉肉”“玉肉”“白肉”等。犯罪嫌疑人龚某交代,屋内这样的肉毒素有2000多瓶。

肉毒素又被称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卫生部2008年发布的相关规定,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剂被列入毒性药品管理,未经指定的药品经营企业不得购销A型肉毒毒素制剂。

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药侦大队副大队长王宏斌说,在国内售卖的肉毒素需取得国家批文,经营者需取得医疗器械和药物经营许可,而龚某“什么都没有”。

“在当地药监部门备过案吗?”“药品的实际用途你了解吗?”“批准上市的医美药品里有它吗?”面对民警的讯问,龚某“一问三不知”。

龚某的出租屋内只有一台冰箱,大量来源不明的肉毒素随意堆放在货架上,没有冷藏储存。“我们来之前,冰箱一直未通电使用。”王宏斌说。

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与监督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姚晖告诉记者,肉毒素属于蛋白质生物制品,过热或过冷都会影响蛋白质稳定性,储存、运输都有严格要求。

调查发现,龚某通过快递将大量肉毒素销往全国各地,全程无冷链措施,有的快递盒中会放置冰袋,有的直接常温运输。

“正规医院可以做到专人专柜保管,日常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冷藏,配制后在2至8摄氏度保存,并且24小时之内使用完毕。”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主任王永翔说。

境外药品层层加价流向“黑医美”

如此大量的肉毒素究竟从何而来?流向何处?

经查,龚某长期通过通信软件勾连境外货源,低价购买大量肉毒素后加价销往全国各地,月均寄售快递超过1000单,月均销售额超过30万元。

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药侦大队大队长谢鹏东说,龚某非法销售的肉毒素主要由背包客“人肉”夹带,或者通过虚报、瞒报品名等寄递入境。

龚某交代,自己长期用“飞机”“蝙蝠”等境外社交软件与韩国货源联系,拿到货后换部手机在国内社交平台用“行话”打广告。“粉肉两支,需要滴滴”“有货了”……龚某说,类似的话在社交群里一发,就有下家找他买,货品常常供不应求。

警方表示,龚某在自家住所约两公里之外的居民小区租用了一个专门囤积药物的库房,邮寄货物时,从不使用真实姓名及手机号,每次都是自己装箱打包,然后跟快递员联系,在指定位置将货品交递。

通过追查付款记录和快递信息,警方确认龚某的药品流向基本为个人,他们中有的自己开店直接用来给顾客注射,有的再转卖给下家赚取差价。

“这些药品没有国内的批文,进不了正规医院和机构。”兰州市市场监管局政策法规科科长赵炳强说,按照规定,肉毒素购售应全流程可追溯,非法渠道获得的药品最终流向了“黑医美”。

兰州一家美甲美睫店店主赵某某是龚某的客户之一,她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但从两年前开始给他人注射肉毒素。“国内正规的肉毒素几千元才能买一支,我从群里拿货很便宜。”赵某某坦言,只知道暴利能赚钱,对产品没什么了解,“反正量不能打太多”。

据了解,龚某从韩国的拿货价在80元左右,根据行情最高时上浮到120元。他卖给赵某某的价格为1300元,赵某某给顾客注射时收费2600元。

“有的‘代理’会把下家订单发给龚某,由龚某直接寄出,自己中间不接触货物。”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药侦大队民警王源说。

肉毒素中毒可能危及生命

多位医美行业专家表示,肉毒素作为药品,不仅在储存、运输上有严格要求,对注射量、注射机构和注射医师也有明确规定。任何一个环节存在不规范情况,都可能导致肉毒素中毒。

王永翔说,肉毒素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乏力、视物模糊等,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肉毒素中毒事件不时发生。记者了解到,中毒原因包括药品不合规、注射剂量过大、操作不专业等。

浙江一家医院仅今年6月以来就接诊6例肉毒素中毒患者,都是在非正规医疗场所注射了来源不明的肉毒素导致。其中一位患者注射不长时间便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后因呼吸衰竭被送入ICU抢救。

医美行业人士透露,市场上相当一部分肉毒素是来源不合规的“水货”。由于“水货”价格低,肉毒素有一定的需求量,暴利驱使下违法违规乱象频出。

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副处长沙卫涛表示,需要持续加强肉毒素购销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药监、卫健、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优化跨地区联动执法机制,对违法犯罪行为“露头就打”。

受访人士建议,探索建立医美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加大医美科学常识和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拓宽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购买、使用走私药品的违法成本,让医美“黑药品”无处可藏。

“进行医美消费时,一定要理性,不能盲目跟风,务必选择正规机构、执业医生和合规产品。”王永翔说。

相关新闻
长泰一出租屋内蚊香使用不当引发火灾

台海网6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刘龙 通讯员 涂林发 叶晨瑜)昨日凌晨1点41分,在长泰区古农农场银塘路的一间出租屋内,突然发生火灾,情况紧急。接到报警后,长泰区消防救援大队16人赶赴现场救援。   现场,起火房间位于出租屋4楼,现场有大量浓烟冒出,楼内还有二三十名租户正在熟睡当中。根据现场情况,消防指挥员立即下达作战命令,一组人员铺设水带进入楼层,...

芗城区:发现出租屋未关窗 他爬窗偷走1400元

台海网9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雄敏 通讯员 郑乐和 马辰)无业闲逛,发现他人房屋未关窗,爬窗入室盗窃1400余元。近日,芗城警方速破一起入室盗窃案。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男,34岁,贵州人)因涉嫌盗窃罪已被刑事拘留。   据悉,9月13日6时许,芗城公安分局石亭派出所在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工作中,接到市局指挥中心指令称,在芗城区石亭镇仙景...

两少女出租屋内煤气中毒死亡,谁为“花之殇”担责?

两少女出租屋内煤气中毒死亡,谁为“花之殇”担责?——   重庆五中院判决房屋所有人和燃气公司赔偿死者家属70万元   导读   燃气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为燃气热水器安装不规范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紧闭门窗、通风不良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也屡见不鲜。近日,在出租房内因一氧化碳中毒而亡的...

别吃!泥螺仍检出高浓度毒素

台海网1月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雄敏 通讯员 傅小彬)近期,漳州市发生多起因食用泥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昨日,漳州市疾控中心再次发布紧急提醒,市面上的泥螺仍被检出高浓度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望广大市民近期慎食泥螺。   据悉,多起食用泥螺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在漳发生后,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现初步判定中毒原因为食用被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的泥...

霞浦松城开展流动人口、出租屋检查

台海网11月22日讯 据闽东日报报道 连日来,松城派出所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结合“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更新工作,深入下去开展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检查工作。 检查中,民警对出租屋的消防安全通道、用电、用火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令立即整改。其间,民警还仔细核对了承租人员的各项信息,逐一做好登记、比对,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