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福农助村”社会实践队赴泉州市永春县下洋镇社会实践队来到云山源竹荪种植基地,与福建省高层次A类人才、“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教授级高级农经师、竹荪专家高允旺展开了一场关于新技术助力下洋镇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深入对话。在福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这位名叫高允旺的科技特派员,以其卓越的竹荪种植技术和对农业的深厚情怀,被亲切地誉为“竹荪大王”。他的故事,是关于梦想、奋斗与奉献的真实写照。
图为高允旺指导实践队成员学习竹荪知识
研究竹荪的初心:更实在地帮助农民
高允旺的研究始于一个朴素的愿望——通过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大学学习金融专业的他,面对家乡农民的需求,高允旺毅然决然地投入到竹荪种植研究中。为实现这一目标,高允旺创立了南平市第一家竹荪研究所,致力于打造一个信息集中、专业信息传播的平台。这里,不仅聚集了前沿的种植技术,也成为广大农民获取实用知识的窗口。为了更好地宣传竹荪种植技术,高允旺不断使用不同的平台为农民带来实用的知识,从二十年前传统的黑板培训到如今活跃数百人的微信群,高允旺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工具,传播竹荪种植技巧,让科普服务更加贴近农民,紧跟新时代的步伐。
作为科技特派员,他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为竹荪种植争取更多研究空间,探索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潜力。无论是半夜冒雨抢收竹荪的紧急时刻,还是两次受邀至人民大会堂的荣耀瞬间,高允旺始终铭记,人民的富裕关键在于产品销路的开拓,以及产量与品质的双重提升。他自掏腰包进行实验,以小小投资撬动大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人民永远在路上”的承诺。高允旺的服务对象广泛,包括偏远老区、苏区等地,他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提供专业指导,特别是在解决连作障碍、降低成本等方面,为小农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他的努力,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更促进了多菌种的开发与应用,真正实现了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的目标。
实践经验的结晶:技术革新与难题破解
生长于永春县下洋镇的这批竹荪,不仅标志着闽南地区在竹荪栽培领域的首次突破,更是传统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的鲜活例证。高允旺强调:“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而竹荪种植正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农业哲学。这是一种不损毁森林资源、不占用粮田的生态友好型产业,真正实现了‘向森林要食物’的大食物观。”他的每一句话都透露出对生态农业未来的美好愿景,不仅体现了竹荪背后蕴藏的经济价值,更深刻表达了其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中的深远意义。
永春下洋镇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充足的阴凉和较高的海拔,成为了理想的种植地点,而适宜的种植时间则进一步提升了竹荪的品质。面对竹荪的种植短板,高允旺提出了从田间到山林的新思路,倡导林下种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长期的实践中,高允旺总结出一系列关键技术,如通过发酵添加尿素使培养基变软,增加氮肥含量,有效克服了连作障碍等问题,这些创新为竹荪种植开辟了新天地。
荣誉背后:压力与动力并存
高允旺所掌握的种植技术在国内首屈一指,他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行业翘楚,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但对他而言,每一次获得的荣誉既是压力,更是前进的动力,驱使他不断创新,追求技术的更迭。
高允旺的故事,是科技特派员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以大地为纸,以汗水为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他的故事,也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学子。团队成员由衷感慨,此次深入竹荪种植基地的亲身体验,及与行业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学习,无疑是深入探索永春县下洋镇林下经济产业生态链的一次宝贵契机。对林下种植这一绿色经济模式的认识,从抽象概念跃升至具体实践层面,这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收获,更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激励着他们投身于更加广阔的乡村振兴事业中。
通讯员:蔡璨倪 李子怡 胡丽斌
指导老师:吴文娟 张蓉
图为高允旺和实践队成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