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陶小莫
近年来,网购平台为患者购买药品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暗藏风险,例如处方审核不严、通过促销诱导购买等。为规范药品网售,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责任履行、监督检查措施及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9月19日《工人日报》)
网售处方药“放开”后,网店处方药销售需求被大量释放,医院对处方药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消费者可以买到价格更实惠的药品,有利于破除多年来形成的“以药养医”怪圈。然而,药品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与使用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如果错用、滥用处方药,轻则贻误治疗,重则危及生命。正因如此,行业针对处方药网络销售仍存争议,如果政策尺度过大,加之监管不到位,带来安全用药隐患的可能性极大。
尤其是一些对网络不是非常熟悉,同时有慢性病,需要常用药的老年人,在这方面要格外注意。
此前有媒体报道,记者登录某医药电商平台,询问客服购买处方药的流程,得到的答复是:先添加用药人信息,选择线下确诊疾病,支付成功后由平台医生开方。整个操作过程不足5分钟,甚至不用提供完整处方。特别是,在一些药品健康类网站上购药,对“处方”的审核流于形式,只需点选疾病名称即可收到在线处方,甚至无需上传处方照片,最快3分钟就可完成验证,等待收货。可见在线上购买处方药,用药安全是最大风险点。
总体来看,近年来,一些网上药店存在销售精神药品等网络禁售处方药品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药师审核”形同虚设、把处方药标记为非处方药售卖、促销处方药等诸多网售乱象,可以说,网售处方药“盲买盲卖”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责任履行、监督检查措施及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如网上购买处方药,除须实名认证外,还得“先方后药”等,为老百姓购药用药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可见,新的法律还是硬核的,网售处方药“盲买盲卖”,亟须在电子处方问题上进行法律“扫盲”,然后大家劲往一处使,共同保护好法律红线,保护好大家的用药安全。(张西流 沈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