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评论频道 >> 媒体评论  >> 正文

吉富星:加快补齐农村数字经济短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样,数字经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数字经济可更好助力“三农”提质增效。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例仅为7.3%,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交易额只有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也只是38.4%。可见,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巨大。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和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将更有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更有力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管理高效化和农业信息便捷化。比如,依靠信息技术可更精准、实时对土地流转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全方位监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赋能。数字技术可有力促进城乡商贸双向流通和价值链融合,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和文化生活繁荣。

  相比城市,农村数字经济仍面临不少“短板”。目前,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普遍存在投入大、回报低、实施难度大等问题。在农业生产领域,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不充分。此外,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要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数字红利的实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要抓住数字经济机遇,多措并举补齐短板。

  第一,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夯实数字农业基础、有序推进农村新基建。可探索将数字乡村建设融入信息化规划和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完善产业、财政、金融等配套政策。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同时,加快推动农村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重点加强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加强整体规划,注重引入市场化、多元化合作机制。

  第二,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强化人才支撑,提升信息素养。应对农村数字经济挑战,需要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人才队伍。一方面,可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政府、企业等多个主体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同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等主体作用,开展信息化人才下乡活动。另一方面,完善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主体的平台资源、营销渠道、金融信贷、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持,切实提升其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第三,推动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科技服务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制造业结合,推动遥感监测、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此外,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与知识更新相结合的长效培训与服务机制,鼓励从云平台获取知识和专家支持。

  第四,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新业态,促进“三产”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等新产业发展。加强网络直播、微商、社群等手段营销,培育农村电商品牌。

  第五,推进“互联网+乡村治理”,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和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互联网+村级公共服务”,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同时,依托综合信息平台完善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深入推进农村居民的医疗、养老、教育、就业、救助等方面信息化服务。此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加快实施农村“雪亮工程”,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 作者吉富星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新闻
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着力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全球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正在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土地、劳动力、资本作为关...

电视剧《山海情》让文艺之花为人民绽放

林伟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电视剧《山海情》系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重点剧目,讲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和福建对口帮扶下,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克服各种困难,探索脱贫发展办法,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成寸土寸金“金沙滩”的故事,向全面脱贫攻坚的胜利收官和乡村振兴的新...

花田变果园 厦门翔安花农及时转型 改种的小番茄成新宠

■小番茄受到很多女性顾客喜爱。   台海网1月2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受疫情影响,曾是婚庆市场主力的鲜花受到了“冷落”,原先的女性消费群体也面临消减。翔安花农及时转型,一片花田变成果园,不仅留住了客户群,还吸引了更多市民游客。   硕果累累   因温差大结出果实甜度...

激活乡村“美丽经济”安溪上营村的“逆袭”

当年的贫困户王建成,通过种茶、养蜂和养鸡鸭,现在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 原本雨天泥泞、夏日扬尘的乡间步道,如今已修葺一新,并装起了太阳能路灯。 核心提示 道路拓宽、绿化亮化、村庄清洁、产业开花……近年来,安溪城厢镇上营村在市派驻村第一书记、镇派驻村干部、村两委和全体...

去年泉州农村网络零售额1939.3亿元 居全省首位

台海网1月26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近年来,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完善电商公共服务配套、营造电商发展氛围等手段,泉州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已成为引领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增长点。 记者日前从泉州市电子商务中心获悉, 2020年,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1939.3亿元,比增34.7%,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90.5亿元,比增30.1%,均居全省首位,电商从业人员已达到94.13万人。 淘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