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评论频道 >> 媒体评论  >> 正文

接力人类梦想 开启新的征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北京时间17日凌晨,在白雪皑皑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号携月球样本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次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人类太空探索中一段智慧与勇气兼备的华彩乐章。

  “嫦娥”一小步,代表中国航天一大步。作为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接过嫦娥四号的探月“接力棒”,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重难关,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多个“首次”,收获了研究月球乃至太阳系行星的宝贵科学样品。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自嫦娥四号完成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着陆后不到两年时间,中国航天器重返月球并圆满完成任务,是发挥体制优势攻坚克难的又一重大成就,映射出中国航天脚踏实地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风采。美国媒体评论说,中国太空探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并且有能力实现更长远目标。

  从人类航天史的视角审视,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任务,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完成月球采样并带回地球的国家。与之前美国阿波罗计划靠人力从月球运回的样本,以及苏联依靠无人飞行器分3次带回的月球样本相比,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物质来自更为“年轻”的地质区域。美国地球科学家克莱夫·尼尔表示,嫦娥五号带回的样本代表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月球历史时代,必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月球的演化。

  探索月球以及更多地外天体是人类共同的梦想,由人类探索天性所驱动,必将推动人类的科技进步并造福人类。每个国家都应该是人类太空探索这一壮美诗篇的谱写者以及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事业的贡献者。美国媒体评论说,中国探月工程将可能推动更深入的太空探索。法国月球和火星地质学专家杰茜卡·弗拉奥表示,嫦娥五号再次点燃全球探月热情,而中国对航天领域国际合作始终持开放态度。

  接力人类梦想,目标星辰大海,使命一往无前。嫦娥五号迈出的只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第一步。嫦娥六号、七号、八号等任务将在未来相继实施。人们期待着更多中国探测器开启星际征程,人类足迹抵达更加深远的浩渺星空。(来源:新华社 记者郭爽)

相关新闻
外交部:嫦娥五号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说,嫦娥五号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中方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为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汪文斌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说,17日凌晨,嫦娥五号结束23天的太空之旅、顺利返回地球,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祝贺。“...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30年之前,我们将在月球南极建设科研站基本型

12月17日 嫦娥五号已成功返回地球 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 三期任务的收官之战 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 新华社记者专访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伟仁 带您了解中国探月工程的未来 记者: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在这个探月工...

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设置活动测控站确保嫦娥五号探测器平稳“返乡”

嫦娥五号探测器17日凌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成功着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各测控站点成功实施探测器返回段测控任务。   “发现目标!”17日1时许,在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某活动测控站快速完成目标捕获,并成功实施了返回器的遥测数据接收以及上行遥控任务。   据了解,以第二宇宙速度实施返回的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器要经历两次出入黑障,以“打水漂”的方式...

“嫦五”回家 全球热议

北京时间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欧洲、美国、日本的航天机构、专家与媒体等对此高度关注,并积极评价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意义。   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航天局控制中心当地时间16日多次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追踪报道”嫦娥五号的“回家”之旅:“我们收到了嫦娥五号的信号!”“对于嫦娥五号的返回...

揽月而归,踏梦而行——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目击记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7日电 题:揽月而归,踏梦而行——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目击记   新华社记者任军川、于嘉   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返回器姿态端庄地立在积雪覆盖的草原上,等待科研人员揭示更多奥秘。   16日深夜,返回器还在“返程”途中,地面搜索回收分队开始向着陆场预定区域行进。   不久前,四子王旗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