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评论频道 >> 媒体评论  >> 正文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唯一的路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环球时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不断强调深化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将在12月18日改革开放40周年时发表重要讲话,将中国的这一政策宣示推向高潮。

  改革开放不是口号,它是过去40年中国实际走过的道路,必须改革开放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坚定的信仰。国家接下来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未来的预期,一时的困难或者来自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都无法改变人们的这一预期。

  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普遍相信,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当下和今后唯一要走、也唯一能走的道路。

  中国的体制不是一种现状维持机制,它有促成中国社会前进的天然使命。中国共产党总是制定很明确的阶段性任务,向公众承诺国家远高于同时代世界平均速度的发展蓝图。经济停滞、民生萧条,在大多数国家里“体制”和“道路”是不用承担责任的,但在中国不是这样。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是中共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40年,从邓小平到习近平,几代中共领导人带领国家励精图治、锐意创新,实现了惊世的进步和飞跃,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发展仍将是世界大国中最好的之一,这一结果是必须实现的,没有一旦、假如等用来解释万一达不到这个目标的托词。

  那么中国要继续跑快跑稳,除了深度挖掘内部发展的潜力,调动全社会的各种积极性,以及把整个世界变成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舞台,别无他择。

  中国的国有经济对稳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但仅靠国企,创新、挖潜的动力远远不够。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壮大,不断形成在公平竞争环境下千帆竞发的新局面,这是中国社会已经形成的认识。不久前举行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将这一认识在国家最高层面进行了重申和强化。

  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可以说是多年来最复杂的时期之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如果不坚定,诚意不足,那么是很容易一怒之下将国家力量朝着对抗方向进行动员的。但是中国没有这样做,国家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展现了耐心和弹性,化解外部不利因素,而非纠结于是否开展“决战”,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

  因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当下遇到的对外交流障碍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对外开放积累我方主动性加以克服、化解,我们回头朝着身后找路,是找不到的。

  中国公众需要了解的是,今天的世界格局和中国社会的内部面貌都与改革开放早期相比有了深刻变化。中国当年在世界上的实力位置顶多相当于今天的印度,我们可以比较“单纯”地释放自己的需求,得到与我们在意识形态上格格不入西方世界的支持和赞许。而今天中国被美国当成了头号“战略对手”,我们的行为方式注定要高度复杂化,统筹应对国家从安全到发展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我们看到,国家在不同时间、不同方向上经常有针对性极强的政策出台,它们不是都能够被当作基本国策的简单化信号加以解读的。看到政府对某个西方国家的贸易及其他挑衅性行为开展反制,或者为了维护国家宪法秩序而对某些破坏性力量进行依法限制和打击,就一惊一乍地宣称改开“在倒退”,这是非常短视、幼稚的。

  今后的改革开放很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戏剧性,中国前所未有的庞大体量和我们在世界格局中的新位置会决定未来的改开进程呈现出我们过去不熟悉的面貌。什么叫改革开放,这样的争论也会长期伴随我们,一些人和力量会希望由自己来引导中国社会对改开的认识,夺取意识形态的优势。

  我们想说的是,中共当年发起了改革开放,领导全国人民经40载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事实证明,中共的远见和政治定力是改开不断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改开继往开来之际,坚定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毫无疑问是中国社会强有力应对各种变局的根本政治保障。

相关新闻
天然摄影棚孕育中国“好莱坞” 思明区影视产业转型提升焕发新活力

电影《疯狂的赛车》剧照    电影《西虹市首富》剧照    ■《紧急救援》监制梁凤英(右2)代表剧组感谢厦港街道大力支持。 厦港街道供图    风景优美的沙坡尾吸引众多剧组进驻拍摄。 厦港街道供图   台海网12月17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环岛路,蓝天白云,碧海沙滩;中山路,...

坚定不移在强国之路上走下去

40年潮涌东方。回望来路,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巨变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实现了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聆听40年激荡的变革之声,探寻创造奇迹的“中国密码”,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下...

我们的改革开放:祖孙三代和“土豆”的故事

央视网消息 我不喜欢吃土豆。    一吃,小时候的饥饿感就扑面而来,伴随而来的还有胃部发酸,想想都难受。    但是,我很喜欢土豆。    这两者并不矛盾。   你们称呼它为土豆,专家们说它是马铃薯,我们本地人更喜欢称呼它为洋芋,于是本地流行一句顺口溜,定西有三宝...

跨越30年的两封信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福建,这个习近平曾经工作了17年的地方,曾因改革开放初期一封“松绑”放权呼吁信,在中国国企改革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4年,福建55位厂长经理发出时代呼吁,上书国家“松绑”放权;2014年,福建新一代企业家致信习近平,建言加快企业改革发展。   “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这是2014年习近平给福建30位企业...

改革开放 港澳台同胞从未缺席

时隔多年,台商宗绪惠仍记得初到江苏小城昆山的情景:马路两边全是农田,牛车慢悠悠经过,晚8点后饭馆就打烊……如今,昆山被称作“小台北”,高楼林立、道路宽阔,10万台商台胞在此工作生活。自1990年首家台企落户至今,昆山已累计批准4903个台资项目,投资总额593亿美元。统计显示,台资对昆山经济的贡献度超过七成。   同样的故事,先后在许多港商和澳门商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