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在德上高速池祁段碰撞爆燃事件,小米官方微博账号“小米发言人”4月1日发文称,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我们对此深感痛惜。”
目前,安徽警方、当地交管部门均已介入调查。据媒体报道,该起车祸导致3人身亡。此次事故发生地为德上高速池祁段(G3W德州至上饶高速池州至祁门段),位于安徽省境内,事故车辆为SU7标准版。
小米发言人称,碰撞发生后,公司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此后,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事故。同时,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3月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月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公司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小米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同时,小米的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图为“小米发言人”回应细节截图 资料来源:“小米发言人”官方微博
对此,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技术研发人士指出,动力性能是消费者尤其男性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之一。传统汽车动力性能与价格基本成正比,想要更高的动力性能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新能源汽车大幅降低了动力性能购买门槛,其15万元级车辆动力性能堪比30万元级传统汽车,20万元到30万元级车辆动力性能堪比80万元以上传统汽车,小米SU7 Ultra动力性能可赶超千万元级超跑。
然而,高动力性能新能源汽车现阶段表现出三个方面主要矛盾:一是消费者对车辆动力性能认知不足的矛盾。高动力性能车辆具有飒爽的驾驶体验,但更埋伏着潜在的危险。消费者从驾驶传统汽车转变为驾驶新能源汽车,车辆动力性能出现断层式提升,但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认知,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二是驾驶能力与动力性能持续增长之间的矛盾。我国新能源汽车驾驶员驾龄相对较短、年龄偏年轻化、驾驶经验和能力不足。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成为市场竞争关键要素之一,并呈逐年提升的发展态势。安全驾驶能力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动力性能形成显著矛盾,进一步加剧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易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三是安全管理与高动力性能车辆使用的矛盾。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大幅提升,但我国尚未构建针对高动力性能车辆的管理体系,而高动力性能新能源汽车已经高频穿梭在大街小巷,谁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应值得每个道路交通参与者深刻思考,更需要管理部门落实相关举措。
为此,该人士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引导企业谨慎合理设计。广泛对标和调研,以满足实际使用为目标,征集社会意见,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性能参数指引,引导汽车生产企业谨慎合理设计动力性能,推动源头治理;二是严格落实电子围栏应用。生产超高动力性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应研究分类分级的电子围栏,并向有关部门备案,严格落实电子围栏应用,非特定道路严禁释放全部性能,提升车辆安全应用水平;三是提高特殊车辆购买门槛。管理部门应参考国外成熟经验,研究制定超高动力性能车辆购买门槛,如驾驶员年龄、驾驶经验、身体状况、专属驾照等;四是开展车辆安全使用宣传。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不同于传统汽车,管理部门应开展公益宣传,告知消费者安全使用方法,逐步提升安全驾驶能力水平。(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