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海峡舆情 >> 省外舆情  >> 正文

年内12家上市公司高管被立案调查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今年已有36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高管因涉嫌违法违规而被立案调查。从被调查人的类型分布来看,有12家公司高管被立案调查,调查原因包括内幕交易、短线交易、信息披露违规等。

  由于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是“关键少数”,如何为这些人群打好预防针,防止出现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建议,可以从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提升合规意识、严格外部监管、建立奖惩制度等多角度着手。

  从上述36家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看,存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其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被立案调查的高管,则有部分是涉及内幕交易和短线交易。

  例如,今年年初,万通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吴丹毛于2024年1月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此外,惠博普在3月初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松柏因涉嫌内幕交易,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董事、监事等“关键少数”,要主动监督上市公司合规经营,严格守法并对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警示,消灭隐患。但在现有的司法案例中,部分公司的“关键少数”却成了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参与者、执行者,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中小投资者之所以格外关注这些‘关键少数’,主要是因为这些人掌握外界所不了解的企业信息,‘信息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股价。”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今年被立案的上市公司中涉及高管违规违法的问题,值得各方警惕。“关键少数”违法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更对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反映出了一些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存在漏洞,对于高管的监督和管理不够严格。

  对于部分“关键少数”的违法违规行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建议,可以从内部建设、外部监督等多个角度着手,防止类似情况出现。

  王智斌表示,当前,提质发展是共识,上市公司的经营提质不容忽视,其中,如何让“关键少数”更好地发挥作用,并防范“关键少数”的“失守”是重中之重,这有助于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詹军豪认为,可以从多个角度着手约束“关键少数”,包括加强内部监管机制,确保公司高层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提升高管的合规意识和道德素质;建立有效的举报和奖惩机制;加强外部监管力度等。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对高管的决策和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防止他们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通过定期的合规培训和道德教育,使高管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认识到违法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鼓励员工积极举报高管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举报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保护,同时,对于违法违规的高管,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对于涉及高管违法的案件要及时立案调查,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詹军豪认为,只有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关键少数”违法行为,保障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的稳定运行。(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25家公司预告一季度业绩 超八成报喜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20时,A股共有2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2家公司预喜,占比88%。从行业角度看,生物医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汽车制造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俗。   整体业绩良好   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25家公司中,略增5家、扭亏2家、续盈1家、预增14家,整体业绩良好。   在净利润增幅方面,12...

堵住上市公司“圈钱跑路”漏洞

稳定资本市场,必须堵住上市公司“圈钱跑路”漏洞。近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明确提出,防范上市公司大股东绕道减持行为,维护市场信心。   股份减持是股东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权利不能滥用。一些企业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不想着好好经营上市公司,总想着持续减持公司股份,套现跑路。近期,更出现了个别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离婚等多种形...

多家公司大股东承诺未来一年内不减持

近日,又有多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密集作出不减持承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3月以来,已有翔宇医疗、万华化学、国新能源、锦江酒店等公司陆续发布了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公告。   业内人士表示,多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愿作出1年不减持承诺,时间期限远超此前3个月或6个月不减持期限,进一步彰显了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共筑了一面稳市场的“信心墙”。  ...

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3年度分红计划 与投资者共享经营发展成果

A股上市公司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多家公司随之公布了2023年分红预案,其中多数公司选择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馈投资者。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有6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经董事会审核通过的2023年度分红预案或者分红提议。部分上市公司表示,审核通过相关分红预案,是基于对公司长远发展信心、财务状况良好、股东利益回报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推动全体股东共...

上市公司加码注销式回购为A股“强本”

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正迎来新一轮高潮。   3月9日,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拟自董事会批准方案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以不超过83.33元/股的价格,斥资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而在此之前,这家龙头药企刚于2月5日完成10亿元A股股份回购。   3月10日,多家上市公司相继披露注销式回购计划。比如,荣晟环保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