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辉
又见“连夜拆除”!事实上,此类事件已非首次出现。就在前些日子,网络曝光昆山震川好人公园将长椅焊上钢管以防人睡觉,事发后当地也是“连夜拆除”。
然而,仅仅“连夜拆除”就够了吗?恐怕并非如此。从昆山到深圳,从“公园长椅焊钢管”到“盲道铺上不锈钢”,尽管类似问题在引发舆论关注和吐槽后均被“连夜拆除”,这虽反映出相关部门“闻过则改”的积极态度,但其背后所暴露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设施本应便民利民,长椅是为了让市民在疲惫时有处歇脚,盲道是为了给盲人指引安全的出行方向。可当这些设施被不合理改造,甚至成为一种“奇葩”存在时,无疑背离了民生关怀的初衷。
“连夜拆除”虽展现了对舆论关切与大众呼声的重视,但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些资源本可用于更急需改善与建设的民生项目,却因决策的草率而被浪费在“纠错”环节。
城市管理者应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树立以民生为导向的城市建设理念。在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上,要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或少数人的想法就盲目推进项目。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尤其是普通市民的看法,毕竟他们才是公共设施的使用者。同时,要加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效果评估,确保每一项民生工程都能真正惠及百姓,而不是成为城市建设中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