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铎
连日来,“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网购11元衣服仅退款被判赔800元”等与仅退款有关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引发人们对仅退款模式的关注。(7月29日《工人日报》)
□江德斌
现在的市场竞争确实越来越激烈,以前的“无理由退货”就已经让不少消费者喜出望外,2021年开始在电商平台推出的“退款不退货”更让人受宠若惊。但惊喜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清楚,“退款不退货”主要针对一些信誉差的商家、质量差的商品,通过仅退款不退货的处理模式,可以提高售后服务效率,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权益保障,以提升消费体验感,倒逼商家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这样的规则决不是为了让某些人“褥羊毛”“零元购”。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仅退款遭到一些用户的滥用,导致很多无辜商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甚或被迫关店。对此,相关平台当然需要尽快“打补丁”,堵住规则漏洞。
但是从各方反馈的信息看,各大平台基于市场竞争需要,在执行仅退款服务时,过度倾向支持消费者,甚至双方还在协商之时,客服就提前干预,引导用户选择仅退款,造成仅退款现象大增。
将于9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在第二十四条提出:“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可见,电商平台在推行仅退款服务时,不宜采取倾向性支持,应保持中立、居间的原则,公正裁决双方争议。
眼下,平台需要尽快修改规则,提高仅退款服务门槛,适当放松限制条件,给商家和消费者更多自主处置权,对优质商家不强制仅退款、为商家申诉提供质量检测服务、算法识别退款行为异常的用户。
如果确实是商品质量问题,买家申请仅退款,商家需要自行承担损失,但是商品没有质量问题,买家仍然要求仅退款,就属于侵占商家权益。因此,平台需要分类处理,按照商品质量和价值,对仅退款申请做相应处置,以免“误伤”商家。平台不能只听买家一面之词,也应给予商家申诉权,依照双方提交的证据,做出公正合理判断。否则在利益导向下,“零元购”必然越演越烈,不但将在消费者中带坏风气,也终将把平台和商家逼入墙角,到时再来转向只会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