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铎
“3轮面试都过了,最后卡在了性格测试”“刚做完测试,被通知与意向岗位要求不符,可这是我做梦都想去的公司”“测试结果显示我缺乏进取心和抗压能力,我觉得不准”……当前,各地校园招聘火热进行,很多企业在招聘中除设置笔试、面试外,还要求求职者做性格测试,不少人因测试结果不合格错失心仪岗位。 (6月17日《工人日报》)
□王军荣
并无标准答案,且不见得科学的性格测试,近些年来却摇身变成一些企业招聘的“硬性条件”,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性格测试在招聘中得以广泛运用,其初衷本是为了更优地知晓求职者的性格特质与职业倾向,以达成人岗适配。但在实际操作里,部分企业却过度仰仗性格测试的结果,将其当作招聘中决定性的准则,甚至“喧宾夺主”,忽略了求职者的其余重要素养与能力。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企业觉得,性格测试能够助力企业深入了解求职者的心理素质,提高招聘效率,节省招聘成本;另一方面则可能存在其他的功利化因素。这一做法虽能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量化指数,然而这么做,危害极大。不仅会误伤求职者,还会令企业错失优秀人才。
特别是,目前的大多性格测试自身并不全面,也不够科学。人的性格是繁复多元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是变化的。这种测评仅能反映出测试时的心理状态,有的人可能做几次就会有几个不同的答案,若以此去衡量求职者便会存在极大偏差。
更为严重的是,性格测试的应对还能够“造假”。一些商家和培训机构早就盯上了这块“蛋糕”,他们专门兜售辅导课程,为求职者量身定制能够迎合企业需要的性格特征,从而让这种测试更加失真。
考察求职者是否契合岗位,必须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方可得出一个相对可靠、客观的结论。企业在招聘时,应当优先考虑可以通过科学渠道准确评估的综合素养、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等要素,而不是目前未必靠谱的性格测试。换句话说,性格测试可以有,能够适当当作参考,但不可成为“硬性条件”,不应成为门槛,更不可“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