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燕
清明节期间,下肢残疾的宁德市民林仙禄开着崭新的电动轮椅车,从家里一路“逛”到宁德万达广场。“我在市区到处绕,速度在10公里/小时左右,特意去测试能不能过减速带,去斜坡处测试会不会溜车,总体感觉很好,畅行无阻。”他说。
3月20日,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出福建首块残疾人电动道路型轮椅车号牌。(4月9日《福建日报》)
我们对各种车牌并不陌生,但宁德这块残疾人电动道路型轮椅车号牌来之不易,让我们感觉更加厚重,弥足珍贵。
对部分残疾人而言,代步车就像是他们的脚,有了代步车,他们才能自由外出,才能去看美丽的城市、去看更广阔的世界。我们身边,残疾人驾驶车辆的有不少。而车辆可谓五花八门,有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还有电动轮椅等。许多残疾人对相关政策法规缺乏了解,购买的车辆属于“电动摩托车”。同时肢体残疾人无法考普通驾驶证,于是算是无证驾驶。
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残疾人只能偷偷开车,发现交警多半也会心虚开溜,而内心紧张,驾驶更加危险,安全与便利似乎成了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令人庆幸的是宁德市有关领导干部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四下基层”信访接待活动中,宁德市有关领导干部与残疾人代表面对面交流,随后就残疾人“出行难”问题要求相关部门摸清底数,提出可行性方案,尽快研究解决。接下来,该市残联与交警支队就适合残疾人的车型、后续维护保障等相关细节进行激烈的讨论。相关部门多次走访调查、座谈协商,广泛收集残疾人需求,最终敲定便捷、安全的电动道路型轮椅车。
从残疾人电动道路轮椅车号牌到相关的管理实施方案,可谓从无到有,是该市多部门积极作为,努力奔波的结果。这是残疾人的福音,也让我们看到相关部门以民为本,急民所急,为民分忧,团结协作等工作作风。同时,残疾人各地都有,残疾人车辆使用较为混乱,危险系数高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笔者以为,这块车牌,各地管理部门都应该看过来,积极借鉴宁德经验,主动着手推动本地残疾人购买规范车辆,让我们看到管理的情怀与担当,毕竟与宁德相比,接下来有现成的做法可参考,已经可以少走不少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