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刘志永
江苏一诈骗团伙虚构了一场“少儿艺术之星大赛”,他们把孩子作品做成链接,供家长发朋友圈拉票,热度上升后开设刷礼物通道,骗家长投票充值,引诱家长们刷钱攀比。该团伙开展2500多场所谓比赛,上万名学生参加,收益1400多万元!近日,3名主犯因犯诈骗罪被判刑。 (12月27日央视新闻)
网络诈骗五花八门,也善于各种伪装,公众需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至少不让自己成为被骗子利用的工具
江苏办理的这起以有偿投票为名,专门针对学生家长的诈骗案,就非常典型。据报道,8个多月的时间,主办方先后开展了2500多场比赛,全国20余个省市、上万名家长被骗充值1400余万元。
梳理这起诈骗案,手法十分常见。骗子称这是全国性网络公益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将孩子的作品做成网络链接,家长们将链接发到微信朋友圈里让亲朋好友来投票就行了。
然而,公益和免费只是“诱饵”,“套路”在投票环节。等到投票拉票的热度上来,主办方开通了刷礼物通道,家长花5元钱,就可以获得5张选票,花300元钱就可以获得500张选票。这就意味着,花钱越多,获得的选票就越多。
在这样的投票规则下,才艺大赛俨然变成刷票大赛。能否获奖,靠的压根不是孩子“才艺”,而是家长“财力”。为了让孩子取得好名次,家长们花起钱来毫不含糊。其中的一场比赛,家长们刷礼物的金额就高达13万元。
骗子固然可恶,但家长也要自省。就此案而言,如果说主办方虚假宣传蒙骗了家长,尚属“常规”操作,那么后面投票环节设置家长可花钱刷票,则明显不正常了。朋友圈投票相互拉票也比较常见,但是要求花钱刷票就明显变味了。对此,一些家长在较劲比拼中显然失去了理智,最后沦为了被犯罪分子收割的“韭菜”。
一场莫须有的少儿才艺大赛,在家长虚荣心作用下,异化成一场家长“硬实力”比拼的“刷票大赛”,最后让诈骗分子“赚”得盆溢钵满,确实有些惊讶和讽刺,也更让人警醒。(本文摘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