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视频报料,在江苏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食堂的麻酱盆中发现老鼠。12月4日,该校校办人员向记者确认事件属实。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属地网信、公安、市场等部门已经介入,具体情况仍在调查中。
今年夏天以来,我国高校食堂已连续发生数起“老鼠事件”。前不久,针对华北理工大学、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务院食安办分别约谈河北唐山、江西南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提醒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国务院食安办将对两地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全程督办。
然而刚过了一个多月,又在高校食堂发现了老鼠,只是与原来不同的是,这次不是“鼠头”而是发现了一整只老鼠!一再出现的老鼠不禁令人咋舌,这么一而再再而三,难不成要把某些高校食堂搞成“鼠窝”?
我们都知道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学生的健康,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食品安全事件一再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共性,暴露出校园食品安全链条上存在相当大的漏洞,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起来。
高校的食品安全问题历来都是教育部和市场监督部门监管的重点,但近年来,高校后勤服务高度市场化,不少高校食堂为校外服务机构承包。食堂承包给外面的企业,但监管却未必能及时跟上,甚至漏洞百出。往年曝出的一般还只是饭菜的口味、营养等问题,今年夏天以来出现的问题则直指基本的卫生安全。
我们看到的,肯定不只是问题的全部。很可能,相关的食品安全形势已经不容乐观。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必须绷紧弦,不折不扣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把日常工作抓在细处,下大力气织密校园食品安全网,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以最严标准筑牢防线,才能确保校园食品安全,让各方不再担忧。